作文吧实用文档策划方案内容页

学校学生手机管理实施方案

2023-09-04 22:58:02 策划方案 打开翻译

学校学生手机管理实施方案 篇1

手机作为科技时代进步的产物,日益普及。但正由于手机功能的拓展以及中学生自控能力的薄弱,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的弊端已显得十分突出,有传播不良信息,沉迷短信聊天,甚至用作作弊工具,冲击了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与游戏,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和全面发展,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和__省关于《__省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进入课堂的规定》规定,结合本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统一要求,全面到位

1、禁止学生在校园内任何地方携带、使用手机(含数据线、充电宝),以确保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学校组织校外研学实践活动,学校艺术节、社团、运动会等大型活动,同律禁止携带手机。)

2、特殊原因需要将智能手机带入校园,须学生家长提出书面申请,由班主任审批备案管理。备过案的学生到校当天应主动将智能手机交给班主任,统一代为保管,禁止带入课堂,带入宿舍。通学生的手机班主任在放学后还给孩子,寄宿生统一在周末放学时发还给学生。

3、保管期间学生因特殊情况或教学需要使用手机的,向班主任或课任老师提出申请后在规定时限及范围内使用。

二、细化措施,齐抓共管

1、学校将不定期开展手机的检查。由政教处、团委、下段行政、年段长、班主任组成检查小队分别前往班级、宿舍,利用金属探测仪等进行手机检查。由政教处、保卫处和生管组组成小分队晚上专门对寄宿生手机进行检查。

2、任课老师及学校管理人员发现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有权将学生手机暂行扣留,并及时送交班主任、或政教处,填写手机保管协议。按下述第4条进行处理。

3、加强行政随机巡视,行政值班每日每午(含晚自习)巡视班级,严密观察班级学生有无存在手机现象。

4、如发现学生携带、使用手机等违反规定,第一次责令写出书面检讨,同时给予通报批评,同时取消各类评先评优资格。并通知家长填写手机保管协议,手机暂由班主任统一保管,到期通知家长领回手机。第二次违规携带或使用手机,给予警告及以上处分,同时与家长、学生签订手机使用协议。取消各类评先评优资格。作文吧 WWW.zuOwEnBa.Net

5、对多次携带手机的学生,且影响特别恶劣。根据情节将进行记大过、留校察看或更为严肃的处理措施并记录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里。

三、加强宣传,引导教育

1、政教处做好宣传,印发《禁止携带学生手机进入校园致家长一封信》,讲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以取得家长的信任和配合。

2、班主任充分利用班会课等活动,让学生认清利弊,切实解决思想症结,明确学校在班级、宿舍区禁止使用手机的意义。

3、学校通过国旗下讲话、心理辅导、校规校纪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

四、服务与保障,家校合力

1、为保障学生在校期间与家长的通讯。家长需要联系学生的可以打电话给班主任,或学生找班主任或科任老师借电话打给家长。

2、由班主任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且征得家委会同意,可设置一部班级座机,并设置“停机场”。作为应急使用,应安排班委管理,使用时须向班主任申请。

3、诚为孩子学生,家校应目标一致,诚邀家长们一起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思想教育和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学校学生手机管理实施方案 篇2

依照教育部“五项管理”有关精神,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学习的环境。新学期开始,学校将严禁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为此,特制定本规定,请各年级各班宣传到位,严格执行本规定。

一、学生使用手机的危害

1、手机辐射危害学生健康。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期,身体机能还未发育健全,手机辐射会危害学生发育,影响身体健康,造成理解力、反应力、记忆力的明显下降,使听觉受损,免疫功能失调。

2、手机中的不健康内容毒害大。手机上网、QQ聊天、网络游戏、电子书等功能,以及不良短信,手机黄、赌、毒等,严重毒害青少年学生。

3、干扰学校的正常教学。课堂上手机铃声、听音乐、收发短信等,均会扰乱教学秩序,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利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很轻易地作弊,败坏考风,破坏学风,影响了考试应达到的效果,不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4、危及学生的人身安全。学生通过手机可以很便捷地引来社会闲散人员,容易滋生事端,引发安全隐患。

5、助长学生的攀比之风。学生比手机好坏,助长攀比之风,滋生享乐思想。

二、管理办法

1、严禁学生携带手机(或电子产品)进校园,学生在校园内任何场所不得使用手机。一经发现,所有值班人员、班主任、任课老师等都有权收缴手机,收缴的手机统一交年级或班主任保管,放学或周末时由学生带回家或通知家长来校领取。

2、若学生确因家庭或其他原因需携带手机、电话手表进入校园的,需由家长向学校书面提出申请,经学校审核同意后,学生入校时亦需把手机交到班主任办公室,由班主任代为保管,放学时再去办公室领回。学校禁止任何学生把手机带进课堂!

3、各年级各班务必加强管理,将严禁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列入班规,由大队委负责监督本班学生遵守学校手机管理规定,一旦发现有人违反规定,立即报告班主任进行处理。

4、凡携带手机进校园经教育仍不改正者,将根据班规、校规由班主任或学校教导处予以处分,并扣除班级量化分。

三、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方式

学校在校期间,若因身体健康、学业、生活等原因确实需要与家长联系的,可直接告知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由老师帮助学生联系家长;正常上课期间若家长有紧急事情需联系学生的,家长可拨打班主任电话或给班主任老师微信留言,由班主任告知学生。

四、本规定从20__年__月__日起执行。

学校学生手机管理实施方案 篇3

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尽量减少学生使用手机对学校管理和学生发展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的要求,经学校研究制定本方案如下。

一、加强教育引导

1、学校每学期通过国旗下讲话对全校学生进行1次科学合理使用手机的教育宣传活动,讲明国家和学校的相关规定与制度要求,提高学生科学、依规、合理使用手机的意识。

2、班级每学期开展1次科学合理使用手机为主题的班团队会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训练学生掌握科学合理使用手机的技能。

3、定期开放学校的心理健康室,为部分已经沉溺的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学合理使用手机。

二、加强家校沟通

政教处每学期通过发放一封致家长信、开一次相关家长会、组织一次相关知识的家长读书的方式,将手机管理的有关要求告知学生家长,讲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鼓励、引导和要求家长积极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和教育引导,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三、加强手机使用管理

1、每学期政教处以一封信的形式告知学生和家长: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2、班主任、政教处要不定期检查学生手机携带情况,并将检查结果记入班级考核工作中。

3、对于经过申请后,准许带入学校的手机,学生入校后要将手机交至政教处,由专人专柜予以保管,每天放学后找政教处负责此项工作的老师取走。负责老师每天要做好学生的交和取的记录工作。

4、对于违规带入学校的,学校要将事实和处理方式第一时间告知家长,手机将由学校代为保管,至每学期的期末通知家长领回。

5、班级要告知学生家长本班每位任课教师和政教处主任的联系方式以及学校办公电话,确保家长有问题能够及时与学校沟通。

6、规划好学生在学校和家长联系的方式和途径。学校办公室和政教处设有公用电话,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手机也可随时给学生借用,确保学生可以及时联系到家长。

7、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任课教师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确有需要的,如:听力练习、安全知识学习等,需要向教导处和政教处提出申请,两处室审核通过后,方可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

学校学生手机管理实施方案 篇4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__〕__号)和《教育局关印发<加强中小学手机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保护学生视力,进一步做好预防学生沉迷网络的教育工作,有效制止学生观看色情、暴力等不良视频,规范学生日常行为管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并且充分考虑大多数家长的建议,经学校研究,特制订《__中学加强学生手机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望全体师生及家长自觉遵守。

一、成立学生手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____

副组长:____

成员:____

各年级、各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二、基本原则

正面教育、及时引导;教育为主、处理为辅;保护合法权利、尊重学生人格;强化家校共育、校内校外并重。

三、管理细则

1、原则上学校禁止学生将个人手机(含IPAD、MP4、游戏机等电子产品,以下称手机)以及手机附属设备充电器、充电宝、耳机等带入校园,严禁带入课堂。

2、如果学生有急事需要联系家长,可以借用班主任、任课教师的手机,或是年级教师办公室电话与门卫公用电话;如家长有事找学生,请家长直接拨打班主任或其他教师电话,由教师代为转告,或者通过班级微信群进行联系。学生在校如有急事发生,教师会主动及时联系家长。

3、学生确有特殊情况需将手机带入校园,需由学生家长提交书面申请书,经德育处审批同意后,方可将手机带入校园。申请书一式三份,家长、班主任及德育处各执一份。学生入校后应将手机交由班主任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班主任放学后交还给学生。

4、学生若要戴智能电话手表进入校园,在校时间,电话手表应设为禁用模式,可由学生自行保管。学生在上课期间,电话手表铃响,拨打、接听电话,用电话手表发、看短信息,玩电话手表(如听音乐等)等均视为违纪。

5、如发现学生在校期间,未经允许使用手机,班主任有权将学生手机收缴代管并及时告知家长;其他学校管理人员、任课老师、教职工发现学生使用手机,有权询问情况,并及时将情况通报给班主任,班主任将学生手机代为保管并及时联系学生家长,必要时请家长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

6、学生违规带手机进校园包括违规使用智能手表具体处理方法:第一次违规,由班主任对违纪学生进行教育,要求违纪学生写检讨,并且告知家长配合学校在家教育引导孩子;第二次违规,由年级组长配合班主任,并邀请家长到校一起教育引导孩子,家长写反思,学生写检讨;第三次违规,取消该学生该学年所有评先评优,由学校德育处组织,年级组长、班主任及家长一同在校对违纪学生进行教育引导,手机由学校保管至学期末,期末放假前家长和学生一同来学校领取,并且写保证书。

7、对违规手机的处理要注意程序正当。对学生违规使用的手机的处理方式,应按照国家法律和学校制度规定,向学生说明处理的事实依据和校规依据;妥善保管罚没的手机,避免学生个人隐私权和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同时要有严谨的学生违规使用手机没收登记记录、领回记录等规范而具体的过程性材料,决不能损毁学生的手机。

8、教师及家长在对违规学生处理教育时要讲究方法与技巧,陈述利弊、循循善诱,并且及时关注学生在教育处理后的心理变化、使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变消极抵触为积极配合。

9、因学生违反规定携带手机进校园,手机被没收期间造成的损坏或丢失,学校概不负责,责任由学生本人及家长承担。

四、保障措施

1、学校通过线上线下平台进行宣传《__中学加强学生手机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提高家长和学生的认识,指导家长监督学生在校外科学合理使用手机,强化自律自强和自我教育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校外手机使用建议:

①。使用时间:周一至周五,无特殊需要,不能使用手机。周末或节假日期间,可在家长允许的情况下使用,每次不超过半小时,每天不超过一小时。

②。使用内容:使用安全健康的APP项目,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确保上网内容的健康,不沉迷网游、不传播不真实和负能量的传闻、没有家长许可的情况下不进行网购或发送红包等。

③。学生在家使用手机,需要家长的督促和指导,家长管理好孩子的手机上网时间,指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文明上网,切实让手机成为学生进步的助推器。

学校旨在通过此规定,防微杜渐,继续为学生营造风清气正的生活学习氛围。请您在收到并阅读完这份方案后,能一如既往地理解、支持并配合我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让我们一起携手,助力孩子们,健康生活,快乐成长。

学校学生手机管理实施方案 篇5

为进一步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和保护视力引导工作,规范学生日常行为管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我校特制定学生手机管理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__〕__号)文件要求,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贯彻落实《通知》精神,我校结合实际制定了本校学生手机管理工作方案。

二、重要意义

加强学生手机使用的教育和管理,有助于学生保护视力、形成健康作息、专注学习活动、促进情感交流,能有效防止学生手机依赖、阻隔不良信息、避免沉迷游戏、杜绝相互攀比,有利于确保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营造精心学习的良好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三、领导小组

组长:____

副组长:____

组员:各班班主任

四、具体要求

(一)充分认识学生使用手机的危害

1、频繁使用手机,损害身心健康。现在不少学生由于过度使用手机,情绪变的烦躁不安,抑郁寡欢,甚至很正常的手机没电、信号减弱等情况,也会造成他们的紧张和焦虑,这些都是“手机中毒综合症”的表现。

2、违反校规校纪,影响教学秩序。调查发现,学生一旦将手机带入学校,就会想法设法在教室偷偷使用,这样会严重影响听课质量。有的学生甚至利用手机在网上直接搜索习题答案和作文范文,丧失了学习与思考的主动性,养成了依赖思想。

3、随意结交朋友,严重影响学业。手机的过度使用加速了学生社会化,占用有效学习时间,影响学生学业成长。有些学生利用手机不仅在校内随意结交朋友,还联系社会不良青年,给学生成长造成了不良影响,埋下严重安全隐患,增加教育管理难度。

4、炫耀攀比盛行,助长不良风气。手机档次高低助长学生间的攀比之风,影响校园风气。没有手机的学生更是找出若干理由,要求家长为之配备手机,给部分条件较差的家庭增添经济负担。

5、不良信息泛滥,不利健康成长。手机上网、微信聊天、网络游戏功能,以及不良网页等信息,让心智尚未成熟且无社会经验的学生,很容易上当受骗,或是陷入不良信息泥潭无法自拔,影响学生健康成长。个别学生还会因此而学业成绩严重下降。

6、路上使用手机,存在安全隐患。一些学生在上学、回家路上边走路边低头玩手机,不注意道路、行人及车辆,极易对自身及他人造成安全事故;因手机丢失而造成学生之间猜疑、影响同学之间关系等事件也会发生。

7、过度依赖手机,亲情疏远缺失。孩子过度依赖手机,陪伴家人、做力所能及家务等事情时间减少,加之很多学生属于留守孩子,父母只能进行远程遥控管理,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家庭教育不到位,容易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亲情逐渐疏远缺失。

8、手机消费支出,加重家庭负担。学生使用手机已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方式,极大地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有的学生为了支付数额不低的手机通讯费用,将偷窃的手伸向身边的同学乃至走向犯罪等。

(二)管理措施

1、学校将广泛宣传学生使用手机的危害和教育部以及省教育厅关于学生手机管理的通知,使学校、家长、学生三方就校园禁用手机达成共识。各班召开“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的主题班会,师生共同学习教育部印发的通知和学校的管理规定。

2、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需要将手机带入校园的,必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经班主任和政教处同意后方可携带。进校后要将手机交由班主任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3、如果家长有急事需要联系学生,可通过微信、电话联系班主任或任课老师等方式转告。如果学生确需联系家长,可使用班主任或任课老师、校领导手机等方式联系,学校会尽力提供帮助。

4、如发现学生违规将手机带入校园,一经发现当场收缴后交班主任保管,并给予批评。如再次违规携带手机入校园,被发现收缴后交学校政教处保管,全校通报批评,放学前由班主任通知家长到校领取,同时取消该生学期末的评先评优资格。

5、学生离校后确需上网查阅与学习有关资料等,经家长同意后可使用。使用期间家长需要严格监督禁止如看视频、听音乐、看小说、玩游戏、上网聊天等,每次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

五、实施步骤

1、学校集体讨论并制定相关工作方案。

2、下发告家长书,让家长知晓相关要求。

3、班主任指导学生建立班级的学生手机使用规范,并告知家长,督促家校共同遵守。

4、学校加强日常管理,每学期通过家委会会议、家长问卷,学生座谈会等渠道了解实施具体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

为了我们的学生、你们的孩子健康成长,希望各位家长和我们携起手来,密切配合,使教育培养的效果最大化,进而达到我们对孩子们的期望。敬请各位家长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大力的支持!

学校学生手机管理实施方案 篇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手机已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必备工具之一,近年来学生持有手机量猛增,因不当使用手机而产生的负面作用,也日趋严重,为加强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1、领导组织

学校成立“__二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____

副组长:____

成员:____

各年级组长及各班班主任

2、职责分工

组长职责:经常巡视班级,监督学生带手机入校、入班情况,研究批准确有需求带手机入校申请报告。

副组长职责:负责监督各年级组学生带手机入校、入班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向组长报告。吴萍负责一年级,孙存庆负责二年级,徐汶负责三年级,王传影负责四年级,余强负责五年级,刘捷负责六年级。

成员职责:带领各年级组长在学生入校时逐一排查学生,发现有未经领导批准擅自将手机带入校园者,随即将学生手机交由学校办公室设置专柜分年级存放保管。

年级组长职责:配合学校负责领导做好本年级学生手机进校园排查工作。

各班班主任职责:宣传并教育引导学生严格遵守不带手机进校园的规定,帮助学生养成在家健康使用手机的行为习惯。

二、学生手机有限带入校园

学校通过公众号、微信群及《致家长一封信》告知学生和家长,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学校研究同意,进校后应将手机主动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将手机带入课堂。学校应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设在门岗室)、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等措施,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

三、加强教育引导

学校要通过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心理辅导、校规校纪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避免因不当使用手机给学生带来身心伤害。

四、做好家校沟通。

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的有关要求告知学生家长,讲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提醒家长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严格控制学生居家使用电子产品,防止学生沉迷网络。家长老师及时保持沟通,掌握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