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实用文档策划方案内容页

小学学生睡眠管理实施方案

2023-09-04 22:33:23 策划方案 打开翻译

小学学生睡眠管理实施方案 篇1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20__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抓好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制管理等工作要求,落实落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并优化学生睡眠管理,探索科学有效的睡眠管理方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睡眠管理做具体方案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睡眠管理的重要意义睡眠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是学校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提高课堂的效率,需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可见学生的睡眠情况是高效课堂的关键,要积极做好和改善学生的睡眠情况,引导学生家长关注学生的睡眠质量并宣传睡眠重要性和睡眠不足的危害性,从而达到家校共识,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睡眠的布置与实施

1、立足学校作息时间,整体考虑学生居家的作息时间,确保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在10小时。系统、科学、合理制定学生的睡眠计划,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形成习惯。

2学校、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发挥家校合力,倡导家长科学监督学生睡眠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睡眠动态。

3、全校班级开展睡眠专题班会,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三、睡眠的管理与监督加强学生睡眠时间的监督。

班主任通过家长加强对学生睡眠情况的监控,把好关,形成学生个人备案。定期开展有关睡眠情况的问卷调查,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整改意见。

四、加强监管,优化睡眠管理保障措施

1、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构建本校学生的睡眠管理的一系列制度,抓规范要求,从制度上规范家长和学生睡眠情况的落实。建立学生睡眠常规检查制度,进行规范管理。形成以班主任和家长协调配合的管理机制,注重对学生睡眠质量的反馈,确保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达到要求。

2、强化督查,完善评价。学校将班级睡眠开展情况作为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内容之一,加强监督检查,切实将学生睡眠工作的开展落到实处。

小学生睡眠管理制度试行为贯彻落实教育部长陈__在20__年教育工作上的讲话精神:“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看似小事,但都是关系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大事”,根据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等政策文件,为保证中小学生睡眠时间,我校特制定如下规定:

1、推迟早晨上学到校时间,让孩子们可以多睡一会,并且有时间吃一份营养丰富的早餐。

2、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不要给学生安排太多的家庭作业和辅导班,给孩子们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同时拥有更好的睡眠。

3、让孩子们就近入学,减少孩子们在路上耗费的时间,让学生不必为了上学而早起,从而获得更多的睡眠时间。

4、小学低年级学生每天保证10个小时睡眠,中高年级保证9小时睡眠。学校要经常性地抽查家长的执行情况,对于侵占学生休息时间的给予批评教育。

5、家长要为孩子睡眠提供安静环境,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睡眠习惯;要求孩子睡前不玩手机和电脑等,以利于尽快入睡和保证睡眠质量。作文 WwW.ZuOwENbA.NeT

__市__区__学校学生作息时间表

第一节课:8:30——9:10

第二节课:9:20——10:00

课间操:10:00——10:30

第三节课:10:30——11:10

第四节课:11:20——12:00

午休:12:00——14:30

第五节课:14:30——15:10

眼保健操:15:10——15:25

第四节课:15:25——16:05

小学学生睡眠管理实施方案 篇2

为保证学生享有充足睡眠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本着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的原则,制定本制度。

一、加强科学睡眠宣传教育。

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对促进中小学生大脑发育、骨骼生长、视力保护、身心健康和提高学习能力与效率至关重要。我校把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体系、教师培训内容和家校协同育人机制,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班团队活动、科普讲座以及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广泛宣传充足睡眠对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极端重要性,提高教师思想认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睡眠卫生习惯,引导家长重视做好孩子睡眠管理。

二、明确学生睡眠时间要求。

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最迟于21:20入睡,学校、家庭及有关方面应共同努力,确保中小学生充足睡眠时间。

三、统筹安排学校作息时间。

从保证学生充足睡眠需要出发,每天上午不得早于8:20上课,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于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学生,学校将提前开门、妥善安置。

四、防止学业过重挤占睡眠。

学校不断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加强作业统筹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合理调控学生书面作业总量,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或课后服务时间,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提醒家长注意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不得以课前预习、课后巩固、作业练习、微信群打卡等任何形式布置作业。

五、指导提高学生睡眠质量。

关注学生上课精神状态,对睡眠不足的,要及时提醒学生并与家长沟通。指导学生统筹用好回家后时间,坚持劳逸结合、适度锻炼。

小学学生睡眠管理实施方案 篇3

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在校学习环境,保证学生良好的睡眠质量。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好学生睡眠,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睡眠管理方案。望各班各家长认真遵照执行。

一、入校管理

严格学校作息制度,加强对学生上学、放学校门口安全的管理,避免学生长时间在校门口逗留。要求学生按时到校,不要提早到校,早上学校的开门时间7:40,学生上午上课时间为:8:20。下午学校开门时间2:00(执行夏季作息时间后,开门时间为2:30)下午上课时间为2:10(执行夏季作息时间后,上课时间为2:50)冬季下午上课时间为2:00。晚上睡觉时间:春秋晚上9:30——次日早上7:00。夏季晚上9:30——次日6:30。冬季晚上9:00——次日早上7:00。春秋在家午休1个小时,夏季午休2个小时。保证学生全年睡眠时间满足10小时以上。

二、午休管理

1、严格遵守学校作息制度,按时就寝。放学后,不准在教室,校园内逗留。

2、爱护学校公物,不准在室内外墙面、床边沿及其他地方涂抹乱画。

3、中午午休时不准在教室内打乱蹦跳做危害别人或自己的活动。

4、不准要求学生在午休期间写作业等其他活动。

5、午休时不准随意出入别人教室,未经允许不准用别人物品、偷拿别人物品者一经发现。轻者通报批评、重者给予开除处分。

6、午休时到教室内按时休息,不大声喧哗,不影响别人休息。吃过的零食袋应放入垃圾桶内。

7、午休不准在教室内以大欺小,倚强凌弱。

8、午休时入厕时漫步轻声,大小便入池,不准在教室或厕所内抽烟。入厕后立即回教室午休。

9、晚上在家熄灯铃响后,不准在楼梯内乱跑,不得有在床上玩手机、看书等影响休息的活动。

10、学生在午休时应听从班主任与生活老师的安排,服从管理,不能公然顶撞生活教师。有问题应积极向值班领导反映。

11、学生在休息期间严禁私自外出。一经发现给予除名处分。

班主任查午休时与生活教师做好沟通,交接,并排查安全隐患。

三、作业管理

为严格执行教育局有关作业规范的精神,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保证学生充足的睡眠时间。经寨里河镇中心小学领导组研究决定,对各年级各学科的课后作业情况进行整体监控,学校特制定《作业备案监测和问责制度》,希望各年级组、备课组认真贯彻执行。

作业备案:

1、各年级备课组组长是学生课后作业的直接责任人,对学生当天作业负责。要严格执行学校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作业量,1-2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3-6年级每天书面作业时间不超过60分钟。

2、任课教师布置,需经本年级学科组统一协商,统一内容,经教导处主任审批后统一布置学校将定期或不定期地深入年级査看,审核学生的作业量及作业内抽查学生的作业,了解教师对学生作业相关规定的执行情况

作业监测:

为有效控制课后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实现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特实行以下作业监测制度:

一作业量规定

1、每天一、二年级不布置课外作业,三、四、五、六年级只布置语文、数学、英语作业。作业进行ABC分层设置,定期进行检测学生适时调整学生分层档位。

2、不允许私自订购课外资料、试卷等。

3、课后作业时间每天不超过1小时。

(二)监控措施

学校将采取随机抽査和集中监测两种方式,保证监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一是不定期抽取学生。通过发放问卷、电话访问等形式,对学生课后作业监测情况进行监测。

二是定期对学生课后作业进行集中检查。各年级每学期对教师备课、学生作业进行一次集中检查和日常抽查,作为评定教师作业布置情况的依据。同时各级部每次监测结束后,要对监测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撰写监测报告,将检査情况进行总结上交学校。学校对常规情况进行工作督查。

小学学生睡眠管理实施方案 篇4

根据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__]__号)、教育厅《关于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苏教办基函[20__]__号)文件的。要求,现制定__市__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办法。

一、高度重视学生睡眠管理工作。

学校要带领教师学习领会教育部、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加强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学校课程育人、管理引导的作用。要结合班会课、心理健康课、集体晨会、家长会等课程或活动,大力宣传和普及科学睡眠的知识,提高思想认识,积极引导家长做好学生在家中的睡眠管理,明确学生睡眠时间要求。

二、学生睡眠管理具体要求。

1、明确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

2、严格遵守入睡时间:小学生睡觉不得晚于21:20。

3、保证作息规律:做到按时入睡,按时起床,早睡早起。

4、养成良好个人习惯:合理安排放学后的时间,做到省时高效,合理紧凑。

5、掌握简单的睡眠技巧:可以运用简单的睡眠技巧帮助自己及时入眠。

三、科学统筹安排学校作息时间。

学校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于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学生,学校应提前开门、妥善安置。

四、严格按照规定控制作业总量。

学校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合理调控学生书面作业总量,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避免因过量的课后作业挤占学生的正常睡眠时间。书面家庭作业量由班主任统一协调,教师之间互相监督提醒,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定期检查、指导,进一步促进“减负增效”。

五、协同配合落实学生睡眠要求。

学校要指导家长和学生,制订学生作息时间表,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规律作息、按时就寝。个别学生未能按时就寝的,家长应督促学生按时就寝不熬夜,确保充足睡眠;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加强学业辅导,提出改进策略,如有必要,可调整作业内容和作业量。

六、加强学生睡眠情况指导监控。

学校要密切家校联系,常态化了解学生睡眠情况,及时改进相关工作,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教师要关注学生上课精神状态,对于睡眠不足的,要及时提醒学生并与家长沟通。指导学生统筹时间,坚持劳逸结合、适度锻炼。指导家长营造良好就寝环境,提高学生睡眠质量,保证睡眠时间。

小学学生睡眠管理实施方案 篇5

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强健的体魄、愉快的情绪、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这些都与充足睡眠密切相关。为保证我校学生享有充足睡眠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____思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达到10小时,学校、家庭及有关方面应共同努力,确保学生充足睡眠时间。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科学睡眠宣传教育

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对促进中小学生大脑发育、骨骼生长、视力保护、身心健康和提高学习能力与效率至关重要。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班团队活动、科普讲座以及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广泛宣传充足睡眠对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极端重要性,提高教师思想认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睡眠卫生习惯,引导家长重视做好孩子睡眠管理。

(二)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1、教师严格按照上级部门要求。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六年级书面作业控制在30——60分钟内,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学生应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避免学生回家后作业时间过长,挤占正常睡眠时间。

2、教师应分层布置作业。有针对性帮助学困生分析原因,加强学业辅导,提出改进策略,如有必要可调整作业内容和作业量。

(三)指导学生科学睡眠

1、指导提高学生睡眠质量。教师要关注学生上课精神状态,对睡眠不足的,要及时提醒学生并与家长沟通。

2、指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统筹用好回家后时间,坚持劳逸结合、适度锻炼。

3、指导家长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就寝环境,确保学生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

4、畅通家长反映问题和意见渠道,及时改进相关工作,确保要求落实到位,切实保障学生良好睡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四)家长帮助学生积极睡眠

1、固定作息,养成习惯。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督促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00。培养孩子养成准时上床,按时入睡,固定作息的好习惯。

2、营造氛围,提高质量。坚持劳逸结合、适度锻炼,家长一定要做好陪伴和引导,培养孩子良好的睡前习惯。睡前半小时或一小时就开始为睡眠做准备,避免噪音,调整亮度,可以静静地看书,或者听一些舒缓的音乐,让孩子的情绪处于一种较为平静的状态。

3、严把时间,合理安排。为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确保每个孩子吃好早餐,学生不早于8:00到校,学校上午第一节课上课时间为8:35。

4、减负提质,保障睡眠。家长不能额外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个别学生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家长应督促按时就寝不熬夜,确保充足睡眠。

5、孩子睡觉时不要让孩子躺在床上玩手机或电子产品。躺在床上玩手机或电子产品不仅会使孩子的视力下降,还会让孩子始终保持兴奋的情绪,使入睡时间延后。

6、睡前不吃零食。因为睡前吃零食的习惯不但会造成孩子肥胖,更会影响体内生长激素的分泌。另外睡觉前大量吃零食还容易让孩子体重超标导致肥胖症。

7、睡前避免不关灯。如果孩子睡觉总是不关灯的话,可能导致孩子发生矮小症和生长缓慢。

8、家长为孩子做好榜样,作息规律。

四、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学生睡眠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宣传,组织管理等工作。

组长:____

副组长:____

组员:____、各班主任、家委会成员

小学学生睡眠管理实施方案 篇6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20__年全国教育工作精神,抓好学生睡眠管理等工作要求,保证小学生享有充足睡眠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睡眠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____

副组长:____

成员:各班班主任

班级学生睡眠监督员:全体家长

二、学生睡眠时间规定及要求

1、班主任要指导家长和学生制订学生作息时间表,保证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00,家长应督促按时就寝不熬夜,确保孩子充足睡眠建议学生20:30—21:00入睡,早上6:30—7:00起床,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

2、为保证学生充足睡眠时间,学校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统一实行国家规定的每周“5+2”工作制度。任何老师不得占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上课,不得要求学生参加任何形式的补习班、辅导班,加重学生负担。

3、学校要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做好学生午休时间安排,对睡眠不足的,要及时提醒学生并与家长沟通,确保学生达到规定睡眠时间要求。

三、具体工作安排

1、加强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对促进中小学生大脑发育、骨骼生长、视力保护、身心健康和提高学习能力与效率至关重要。各班班主任要把科学睡眠宣传教育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班队活动、科普讲座以及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广泛宣传充足睡眠对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极端重要性,提高教师思想认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睡眠卫生习惯,引导家长重视做好孩子睡眠管理。

2、明确学生睡眠时间要求。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学校、家庭应共同努力,确保中小学生充足睡眠时间。

3、统筹安排学校作息时间。学校要从保证学生充足睡眠需要出发,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中小学作息时间。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于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学生,学校应提前开门、妥善安置;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学校应保障学生必要的午休时间;确保学生达到规定睡眠时间要求。

4、防止学业过重挤占睡眠时间。学校要加强作业统筹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合理调控学生书面作业总量,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自习课或课后服务时间,使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避免学生回家后作业时间过长,挤占正常睡眠时间。不得以课前预习、课后巩固、作业练习、微信群打卡等任何形式布置作业。

5、合理安排学生就寝时间。学校要指导家长和学生,制订学生作息时间表,在保证学生睡眠时间要求前提下,结合学生个体睡眠状况、午休时间等实际,合理确定学生晚上就寝时间,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规律作息、按时就寝。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00,家长应督促按时就寝不熬夜,确保充足睡眠;教师应有针对性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加强学业辅导,提出改进策略,如有必要可调整作业内容和作业量。

6、指导提高学生睡眠质量。教师要关注学生上课精神状态,对睡眠不足的,要及时提醒学生并与家长沟通。指导学生统筹用好回家后时间,坚持劳逸结合、适度锻炼。指导家长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就寝环境,确保学生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

7、加强学生睡眠监测督导。做好学生睡眠管理与指导工作,学校设立监督举报电话或网络平台,畅通家长反映问题和意见的渠道,及时改进相关工作,确保要求落实到位,切实保障学生良好睡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小学学生睡眠管理实施方案 篇7

一、总体思想

为进一步做好__市__中心小学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确保学生享有充足睡眠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以下方案。

二、主要任务及措施

(一)加强宣传引导,强化督导检查

1、学校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充足睡眠对于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家校社共育,共同保障学生的良好睡眠。

2、将睡眠状况纳入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并及时督促监测学生睡眠时间,按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学生睡眠管理落实情况。

3、对于落实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各项措施要求不到位、问题较多的班级,学校要对其班主任进行约谈,并形成规范的书面记录,以此作为优秀班集体评选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保障学生睡眠时长,合理安排就寝时间

为保证学生充足睡眠时间,学校和班主任指导家长和学生制定作息时间表。

1、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

2、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20。

3、宣传并引导家长督促学生按时就寝不熬夜,确保充足睡眠。

(三)科学安排学校作息时间,加强学生作业管理

1、我校作息时间如下表,上午上课时间不早于8:20,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合理引导学生延后到校时间。

2、对于个别学生因家庭特殊情况偶尔需要提前到校的学生,需由家长向学校提交书面申请,并由家长签字提交安全承诺书,学校方可酌情考虑并安排学生入校学习。

3、学校在确保不取消阳光体育大课间和不压缩学生午休时间的前提下,按照省办课程标准,合理安排相关学科授课,保证开足开齐所有学科。每天上午安排3节课,下午安排3节课,保证总体课时量的合理安排,确保全面完成教学任务。

4、加强学生作业的统筹管理,指导学生利用好自习或课后服务时间,使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一二年级不留家庭作业,三四年级的家庭作业应控制在半个小时内完成,五六年级家庭作业应在一个小时内完成。

三、落实具体责任制

为了进一步加强实施并落实__市__中心小学学生睡眠管理方案,特成立学校领导工作小组,实行“加强中小学睡眠管理工作”工作领导责任制,分工到位,各司其职,做到“三严”: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考核。

四、本方案自制订起开始实施,在今后的工作中如有发现任何问题将进行适当的调整完善。

小学学生睡眠管理实施方案 篇8

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为保证学生享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探索科学有效的睡眠管理方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现制定学校睡眠管理实施方案如下:

一、加强领导,达成共识,科学安排睡眠宣传教育

对师生和家长宣传睡眠的作用,提高认识,从思想上重视,从行动上落实。(一封信、公众号、升旗及班队会)

组长:____

副组长:____

组员:____、班科任教师

二、统筹规划,认真落实,做好普及科学睡眠宣传

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小学生睡眠应达到10个小时,学校与家庭共同努力,按照上级要求,调整作息时间,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把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之中,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班团队活动、科普讲座以及家长学校、家委会、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广发宣传充足睡眠对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教师平日要关注学生课堂状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与家长做好沟通,让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引导家长做好孩子睡眠管理。

三、重视课堂,调控作业,保证就寝时间和睡眠质量

加强课堂教学与有效作业研究,严格按照教育部和__省“十要求”做好作业管理,严控作业量,防止学业过重挤占睡眠时间。提升课堂实效,指导学生利用自习课和课后看护时间完成作业,尽量保证校内完成,回家没有作业。关注学生课堂精神状态,发现学生有打瞌睡的现象及时了解情况,并与家长做好沟通,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指导学生和家长制定学习作息时间表,科学合理有规律完成当天作业任务,就寝时间不晚于晚上9:20,如果到规定时间仍未完成作业,家长应督促按时就寝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同时教师应有针对性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加强辅导,提出改进策略。必要时可再缩减作业。

四、合理建议,家校联合,提升睡眠效益和学业质量

调整作息时间,上午第一节上课时间不早于8:20,中午休息不少于90分钟。指导学生统筹用好回家后时间,坚持劳逸结合,适度锻炼。指导家长营造舒适生活就寝环境,确保学生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学校通过定期或不定期问卷、访谈等形式与家长沟通,保证学生睡眠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小学学生睡眠管理实施方案 篇9

一、指导思想

为保证中小学生享有充足睡眠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根据教育部、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确保我校学生充足睡眠时间,现制定小学加强睡眠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请各校认真贯彻落实。

二、成立领导小组

为保障学生睡眠管理工作有序、高效地开展,学校成立专项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制订实施方案,组织指导与检查学生睡眠管理,并深入各项活动。

三、具体实施

(一)保障睡眠时间

睡眠是促进身心健康、大脑发育、骨骼生长、视力保护和提高学习能力、效率的。重要保证。小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保证充足的睡眠尤为重要。各校要高度重视睡眠管理的重要性,切实采取措施,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低于10小时。

(二)规范作息时间

各校要按照四季作息时间表,进一步加强早晨、中午到校时间管理,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于提前到校学生,应及时开门、妥善处置,做好值班看护工作。合理安排课间和中午休息,指导学生有序、适当活动,充分休息。加强中午在校就餐学生管理,严禁集体上课。

(三)加强统筹管理

各校要充分认识到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健康五项管理之间的联系,统筹管理学生作业、课外阅读、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睡眠与体育锻炼活动时间,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成长的目的。要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学习效益,坚决摒弃机械抄写、机械背诵、加班加点等“填鸭式”教学手段和不当做法,努力实现“轻负担,高质量”。要广泛组织体育、艺术等社团活动,教育学生合理利用时间,处理好学习与休息之间的关系,努力发展个性特长。

(四)家校合力育人

各校要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加强睡眠指导,引导家长认识孩子充足睡眠的重要性,教育家长不过度参加课外培训,不额外增加学习负担,保障孩子睡眠时间,营造安静、温馨的良好睡眠环境,提高睡眠质量。要通过微信公众号、告学生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大力普及科学睡眠常识,宣传加强睡眠管理政策要求,交流学校、班级、家庭优秀经验和做法,凝聚共识,合力育人。

小学学生睡眠管理实施方案 篇10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部部长在20__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针对小学生睡眠管理,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__市__小学睡眠管理制度》,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执行“小学生每天达到10小时睡眠时间”。

2、严格落实午休工程。

3、学校配合家长做好学生的睡眠管理。

二、领导小组

组长:____

副组长:____

成员:____

三、具体措施

(一)认真执行学校作息时间表。

上午:8:20—11:45;中餐:11:45—12:20;午休:12:20—12:50;

下午:13:15—15:30;课后服务时间:15:30—18:00。

学校的校内课后服务分为三个时间段,从放学后到16:30为第一时间段,16:30到17:30为第二时间段,17:30到18:00为第三时间段。在第一阶段的服务时间里,任课教师通过作业辅导和答疑,全校学生自主完成书面作业,并保证学生在校一小时的活动时间。

(二)提高对调整学校作息时间重要性的认识。

调整作息时间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关系到减轻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落实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充分认识调整作息时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真执行有关规定。

(三)作业管理机制健全。

(1)把握功能。

1、加强作业指导。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尽量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

2、认真批改反馈。教师对布置的学生作业要全批全改,同时,《通知》明确提出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让作业回归到学校育人环节中来。

3、创新作业类型。学校要合理布置书面作业、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充分体现“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严控总量。针对作业数量过多的问题,学校根据《通知》要求严格控制书面作业总量,并区别不同学段和年级作出了具体时间要求。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

(3)提高质量。

1、体现基础性。确保作业难度不超过国家课程标准要求,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

2、提高针对性。我校针对学生不同情况,精准设计作业,根据实际学情,精选作业内容;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

(四)丰富服务内容,提高质量。

在第二阶段的看护时间里,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乐+俱乐部”课程来作为学生课后服务的“加餐”。积极开设公益类俱乐部课程、学校品牌社团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从而培养“有道德、高智能、强体魄、懂审美、会劳动”的“__实小”好少年。学校开设了“水墨芬芳”、“活力健美操”、“创新机器人”、“翰墨飘香”、“足球小将”、舞蹈类、器乐类、科学运动等20余门的素质教育课程,最大限度地从各方面满足家长和学生对课后服务的多元化需求,保证校内专业师资团队与专业培训机构合力,使课程更加专业和规范。

(五)学校要加强对作息时间实施情况的监督和指导。

坚决制止违反规定擅自提早开展集体教育教学活动的行为,对违反规定的班级或教师予以教育,校领导将不定期对此项工作进行检查。

(六)做好学生家长的宣传教育工作。

各班要通过讲座、家长会、网络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家长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作息时间制度的落实,晚睡时间一般不超过21:20分,充分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