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实用文档心得体会内容页

中学开展万师访万家2023年暑假大家访活动心得

2023-07-17 23:31:16 心得体会 打开翻译

中学开展万师访万家暑假大家访活动心得 篇1

根据我校家访活动安排,在组长带领下,我们一行五人对__镇__全体学生进行了家访。

家访的现实意义在于对接家庭和学校,不仅对孩子教育有很大帮助,又能让我们老师了解到孩子们的另一面,了解学生在家庭中表现状况,并听取和收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首先,在家访时,我学到了一些家访的基本方法。我们在家访时全面如实地介绍学生在校的情况,不仅报忧还要报喜,介绍的情况也是在家访前准备好。其次,为了便于和家长更好地合作,我们在家访时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有针对性地听取家长的意见,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我觉得教师配合家长对学生进行教育,一定要“对症下药”才能解决问题。

家访中,我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现象,我们需要不失时机地向家长宣传正确教育子女的方法。家访时,我看到,孩子在写作业,而家长就在一边看电视,有的家长对孩子不管不问,对于这些,我们在家访时不失时机地做家长的工作,帮助他们懂得怎样爱子女,怎样教育子女,这是我们的薄弱环节,也是我们需要不断锻炼和提高的重要方面。

这次家访,宣传了我校近几年的变化及取得的成绩;宣传了寄宿制及“双减”背景下我校的课改推进情况;宣传了我校的师资力量,进一步提升了我校的影响力。

中学开展万师访万家暑假大家访活动心得 篇2

人们常说,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家长是孩子的镜子,可见,一个孩子的成长,家庭环境的影响特别是父母的言行是多么重要。所以,家访能更好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有效的沟通交流。

一、通过本次家访,我们全面了解了受访学生及其家庭情况,为受访学生以后的教育有了更有效可行的方法。在学校教育环境中,学生的个性不能完全展现,而在家庭环境中,学生处于一个比较自然的状态,个性能够得到正常的表现。

二、通过家访,我们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起沟通渠道,我们能更好的了解到家长的想法,家长也能更深入的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在交谈中,我了解到这个家庭的氛围是和谐有爱的,家长是以自己的孩子为傲,过程中,他们向我们展示了该生平时的一些国画作品。我看到了孩子的闪光点,也适时肯定了该生的优点,并且和他们一起分享了该学生近一年来在学校好的表现以及各种活动中的积极作用。从孩子脸上灿烂的笑容我体会到了这次家访工作的一点成功感,那一刻的她是无比放松的,最终我们在和谐的氛围中解决了诸多问题。

总之,家访让我受益匪浅。我们要加强家校的密切联系,同时注重孩子的个别教育,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

中学开展万师访万家暑假大家访活动心得 篇3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作为一个新时代的老师,教书育人是我们永恒的使命。无论什么样的工作,想要做好它,都必须从日常工作里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做起。为了家校共育,携手同行,我们开展了暑期“大家访”活动。虽然正处高温天气,但是我们的老师冒着酷暑,无怨无悔,走村入户,深入家庭和家长面对面交流,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反馈孩子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在家访前期,学校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各班首先对所访学生家庭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便于和家长更好的沟通交流。众所周知,家庭环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学习和行为习惯,教师只有对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做全面了解,才能和家长交流起来有话可说。

在家访过程中,为了使家长更深入地了解我们的学校,我们向家长反馈了学生在校的表现,介绍了本学期学校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和学校近一年取得的成绩、特色及亮点。像干净整洁的校舍,一如既往的课间特色活动:经典诵读、韵律操—你笑起来真好看、激情跑步;课堂改革,多媒体教学,困难学生的补助等多方面工作,家长听后对我们的工作表示大力的支持。

在家访时,我们也虚心地询问家长对学校工作中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共同商讨解决的办法,并认真做好记录,为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学校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通过家访,我们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第一时间了解家长的想法,解除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

家访过程中看到的、听到的一些情况,让我感觉到平时对学生的教育和关心还不够,也感觉到自身责任的重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定将教育教学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努力让每一位学生用学习知识来改变自身的命运。

中学开展万师访万家暑假大家访活动心得 篇4

暑假期间,学校组织了“大家访”活动。我们对分布在全乡镇的七年级、八年级和即将进入七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家访。

家访主要是加强对学生家庭的了解和沟通,向家长介绍我校的办学情况及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状况。强调学生在假期中的安全教育,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假期作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适当的生产劳动,并认真听取学生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此次家访活动受到了家长的热烈欢迎,他们对学校领导老师的不畏酷暑、深入到村组走家串户的行为深为感动,对我校取得的优异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赏,对学校近年来的发展和进步非常满意,同时也对自己的孩子能在这样良好的环境学习并不断取得进步而感到高兴。同时,许多家长也希望学校继续加强对学生的严格管理和要求。

家访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家访能让学校与家庭之间产生互动,增进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了解与沟通,对学生本人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中学开展万师访万家暑假大家访活动心得 篇5

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我和其他老师在暑假期间对班级部分学生进行了家访,感受颇深。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家访能让老师全面了解孩子,与家长达成共识。学生及家长始终如一地信任老师,在信任的基础上,有些什么情况,老师都可以从家长或学生的口中准确地知道。这样,一方面老师可以时刻提醒家长平时教育孩子要注意方式,以免对孩子造成太大影响;另一方面,也能使老师针对家中发生过的事,有的放矢地做好事前的铺垫和事后的处理,预防孩子过大的感情波动。

二、家访能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教育方法,及时地避免孩子问题的产生。教师进行家访,教会家长一些方式方法,有理有据地去转变家长的一些观念,对孩子的健康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家访还能协调师生关系,从而促进学生健康的心理发展。教师亲自上门家访能让孩子们从心里体验到“荣耀”,尤其是学习相对落后的孩子,他们往往被老师所忽视和被同学所冷落,他们往往存在着自卑心理。这样的孩子能把老师迎进家门作客,他们视之为“荣耀”,而因这种“荣耀”能有效地激发起他们潜在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尤其是学生,他们的学习动力决大多数首先取决与对老师的喜欢。一旦喜欢老师,则学习的课程对他们就有无限的吸引力。这样,就能形成良性循环,让孩子逐渐自信起来。

“呕心沥血捧真情,春风化雨献爱心。”我想用在这里形容家访最好不过了。家访不是告学生的黑状,也不是对家长发牢骚;家访应如春风,通过家访,让家长,让孩子,让我们自己沐浴在春风之中。家访不是简单的例行公事,而是教育思想、教育行为的要求与实践。

老师与家长、老师与学生的和谐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需要,老师与家长、老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我坚信,沟通从心灵开始,教育会因家访而更加精彩。

中学开展万师访万家暑假大家访活动心得 篇6

20__年暑期家访活动如期而至,有了去年家访的经验,今年的家访对我来说已经是轻车熟路了。学校政教处提前制定了“大家访”活动方案,全体教师被分成若干个小组开展家访工作。

夏至刚过,天气越来越热了,七月初的气温已经达到了40摄氏度,但是同事们并没有因为这炎热的酷暑而退缩,积极展开家访工作。我怀着一颗好奇的心走进了第一个受访学生家里,这名学生成绩名列年级前茅,爱运动,乐观向上。但当我走进他的家里后,我还是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一间平房下,凌乱的摆放着生活用品及些许农具,房间内也没有几件像样的家具。单亲的他和年幼的弟弟由父亲抚养,但是父亲身患残疾,丧失了劳动能力,家庭的重担落在了年迈的爷爷奶奶身上。与奶奶交流后得知,家庭的经济来源由她和爷爷打零工来维持生计。但说起她的大孙子,奶奶惆怅的情绪瞬间转变,一脸骄傲的告诉我们:她的孙子从小学习就很自觉,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在家的时候还会帮助她和爷爷干家务。听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来20__年__省的高考状元庞众望,以744分的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庞众望的家庭贫寒,父母残疾,没有经济来源,他不仅没有抱怨生活不公,还一边读书一边勤工俭学,最终被清华大学录取。同样的,在这名学生的身上,我看到了他和庞众望具有同样的品质,相信日后他一定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家庭,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一路家访,我看到了因为家庭异常的学生、因为生计父母在外打工由爷爷奶奶照看的留守儿童。好在近年来国家的好政策,学校对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相应的补助,让他们的生活得到帮助。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我们看到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因为他们深知只有读书才是改变自己命运的最佳捷径。

家访是一座连接学校与家庭的桥梁,我们深入家庭去了解学生的家庭结构、成长环境,更有利于将因材施教做到最大化。让每一个学生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让每一个教师用自己的爱心去温暖每一位学生,能够让这些特殊家庭充满希望,这就是对学生及其家庭最大的帮助。

走在返校的小路上,迎面而来的是工作一天归家的人,等待他们的是一桌可口的晚饭;田野里正在茁壮成长的玉米苗,等待他们的是秋天丰收的喜悦,一切事物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突如其来的微风吹来一丝凉意,带走了一天的疲惫。此刻,我坚信,付出过就一定能够得到收获。

中学开展万师访万家暑假大家访活动心得 篇7

家访,对于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家访作为家庭与学校联系的纽带,作为家长和老师为共同教育好孩子道路上的一座桥梁,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本次家访工作,本人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情况了解:通过和家长、学生的沟通、交谈,切实地了解到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家庭教育的观念,管理方法,学生在家的学习习惯,其他行为习惯,与家人相处沟通等方面的问题,同时还了解到部分家庭因为家庭收入的原因,无法给予孩子良好的学习环境;部分家庭因为工作的原因,无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陪伴孩子;部分学生属于高情商“犯罪”,在家表现良好,在校情况与之相反等等。

二、收获:家访过程中通过和家长的交谈,不仅对学生的认识更全面,也是对家庭、家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家长和学生熟悉的环境中,我们能看到家长和学生更自如的状态,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也让每一个学生家庭体会到了学校、领导、老师对孩子们的关心。

三、后续思考:通过本次的家访工作,我会将本次家访工作了解到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在接下来的班主任工作中切合实际,有针对性、辅助性、有实际意义地安排在日常工作当中,把家校共育的工作做得更细致、更踏实。同时,继续保持和家长们的日常沟通,整理反馈结果,把家校共育的口号落到实处。

中学开展万师访万家暑假大家访活动心得 篇8

在__月__号我们进行了桃城区的家访。教育是一朵云吹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当看到每一个家庭的热情接待我们可以感受到热爱与尊重。

家访,对我们教师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作为联系家庭与学校的一条纽带,它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家访,说到底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桥梁。通过家访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让每一个学生不在学校却继续享受学校给予的关爱,耐心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

八月的第一天假期已经过去了一半,但是炎炎烈日与无情大雨却阻挡不了老师们对孩子们一颗关爱的心,早上7:00我们开始联系学生们的家长,八点半多出发开始了家访,我们来到了孙一诺的家里,孩子的爸爸妈妈已经去上班了,姥姥在楼下等着我们的到来,首先我们检查了孙一诺同学的作业,虽然还没有步入高中的殿堂,但是作业写的还是非常工整,并且利用假期做了兼职体验了一下父母挣钱的辛苦,最后倪海新老师对孩子进行了表扬与鼓励并且嘱咐孩子假期期间注意自身安全、提前预习一下高中课程。顶着烈日我们又来到了张如梦同学的家里,家长热情的将我们迎入家中,张如梦同学家里还有姐姐弟弟,姐姐已经步入大学同样也是张如梦同学的榜样,妈妈还是担心孩子不适应高中生活,对此我们给了孩子鼓励与家长沟通了我们学校对孩子们生活中的关心,得到了家长的认可。之后我们又对张正涵、刘笑宇进行了走访,作业完成的也比较认真,孩子们大都报了预科班,对于学习的渴望十分强烈。每位家长都十分的配合与热情,对孩子们也是十分的关心,并且对学校也是十分认可,这次家访同样也是学校对孩子们的爱。作为爱的传递者,我们必将不辞辛苦,传递十三中学的正能量,不辜负学校与家长对我们的信任,在新学期里陪伴孩子们走向成

中学开展万师访万家暑假大家访活动心得 篇9

炎炎夏日,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期待着和每个学生的零距离交流,期待着和家长们的再次沟通。

家访,说到底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桥梁。家访能让我们和学生家长很快熟悉起来,我们的工作就能得心应手。很多学生和家长对老师的到来很热情,他们感到很温暖,觉得自己在老师心目中不是可有可无的,老师总是在注视着、关心着自己。学生张同学看到我们到来,刚开始非常紧张,不知所措,可能害怕老师来是告状的。随着我们和她家长的交流,她慢慢放松下来,时不时的和我们交流。我鼓励她要多和大家接触,扬长避短,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一个学生在班上不过是四十六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家庭殷切的期望。在和家长交谈中,我深深体会到家长对孩子的期盼。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我们的工作,也寄托着多少家庭的期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更应该多和家长沟通,关注学生的成长,走进学生的心灵。

在两周的家访中,我们走遍了五泉镇所有村子的角落,看遍了菜地、大棚、猕猴桃园,也见到了学生们家庭生活的境况,了解了很多档案上看不出来的东西,认识了更真实、更全面的学生。有些学生在校沉默寡言,可在家里却很活泼,而有些正好相反。有些有个性的学生,本来觉得很难管教,但走进他们的家庭之后,知道了他们的一些生活经历,便觉得可以更好地把握他们的心理。大部分的学生及其家庭让我们潸然泪下,一眼望去,都是家境的贫寒、生活的艰难。我们没办法选取家长和学生,但我们可以选择灵活的教育方式来教育这些更需要我们关心的孩子。

亲爱的孩子们,我们虽然不能选择父母和出身,但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再崎岖,再泥泞也要坚持,只要努力奔跑,希望就在眼前;虽无法改变现状,但我们可以谋划未来。知识改变命运,每一个你都应该有更美好的未来!

中学开展万师访万家暑假大家访活动心得 篇10

7月,似火的骄阳,炙烤着大地。按照学校安排,暑期大家访活动正式开始。开完动员会,我们小组内分工到位,为了使每天的家访能顺利进行,负责联系的老师给家长依次打电话,约好家访时间。我们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开车前往学生家中开始家访。

我们组负责西线学生的家访工作,路途较远,路线多,在不断的询问下,按照分到的学生名单,走家入户,与家长和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家庭情况,开展学法指导和暑期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工作。

俗话说“情感是教育的桥梁”,家访让我们教师和家长有更直接的交流,了解孩子,倾听家长心声。四天的家访,收获多多,家长对老师的家访都是欢迎的,各个家庭情况不一,打工、经商、务农,对孩子的教育时间有限,家长普便反映自己的水平有限,书籍和作业看不懂,不能指导孩子的学习,都要求和愿意老师从严管教孩子。个别家长缺乏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对孩子的现状好像无能为力,甚至声泪俱下,看到这样的一幕,不由深深触动。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的指导家长,同时多进行交流,相互合作,多一点信任,多一点耐心,那么我们的教育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通过家访,我深切感受到了家长对我们教育的期望,更觉得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身上所承担着的责任,小到家庭,大到这个社会,这个国家,都需要我们教育人付出努力和心血。

中学开展万师访万家暑假大家访活动心得 篇11

家访,对我们教师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作为联系家庭与学校的一条纽带,它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家访,说到底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桥梁。通过家访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让每一个学生不在学校却继续享受学校给予的关爱,耐心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

这次我们进行家访的对象是还没有踏入高中校园的新生,他们对高中生活既有期待又充满了忐忑。许多学生在假期就已经有了对高中生活的紧张感,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提前预习高中的课程,通过预科班的形式了解高中课程,完成假期作业,做好初高中的衔接和过渡。每每走进学生家庭,家长都激动不已,主动与老师打招呼,倒茶、让坐,教师登门家访是本分工作,但众多学生家长认为家访更是一种表现教师对学生关爱的体现,他们对教师如此重视孩子表现出最最朴实的感谢,家长热情地与我们教师攀谈,使我们为之感动,让我们教师也得到了家长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理解。也许就是这份理解和尊重才会紧密联系着家与校,才会产生巨大的教育合力。尤其是在对宋荣譞同学和梁成郅同学进行家访的过程中,我们更是感受到了家长们的热情和孩子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这两位同学和他们的父母本来是不在家的,但是接到老师要去家访的电话,就专门从单位请假回到家里,就是为了和老师们进行进一步的交流,能多多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希望孩子不荒废这个假期,珍惜每一天的时间,争分夺秒的进行学习。

我们家访的老师们也是非常的认真负责,与孩子进行简单的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假期生活和对即将领来的高中阶段的准备心态,对学生的假期作业进行了简单的检查和辅导,对于家长的问题也全部进行了耐心的解答,尤其是我们的龙主任,更是深入到假期作业的题目里面给孩子进行耐心的讲解,这都是我们十三人的精神,我们传达给孩子和家长的也是这种积极认真负责的态度,也有利于学生为自己的高中生活树立一个信心和目标,相信自己的实力,相信老师的负责,相信学校的关爱。

家访的目的在于与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孩子从呱呱坠地,就降临到了家庭这一特定的成长环境中。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这次的家访活动让我认识到,教育引导学生一定要与家长联系,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目的。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们不仅如此近距离的接触了每一位学生,而且也深深地体会作为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关心和重视,这些都为我们思考如何建设一个和谐良好的班级集体,乃至于促成一种家校通力合作,共同营造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氛围提供了原始积累。

中学开展万师访万家暑假大家访活动心得 篇12

家访,让我们忙碌而充实,所到之处有触动但更多的是感动!走街串巷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孩子,听到了不同的声音。一个学生在班里可能只是那很不起眼的五十分之一,但却是家长心中的百分之百,是一个家庭全部的希望。我们的学生大多都是农家子弟,他们的父母文化水平有限,他们把自己无法实现的理想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望子成龙心切。他们朴实如地里的庄稼,简简单单的“老师,辛苦了!谢谢!”,却让我们心里倍感温暖。“我们没文化,孩子就交给你们了!”如此的信任让我们真实地感觉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握着他们粗糙的大手,我深知肩头的责任与使命!走下三尺讲台,走进学生家里,俯下身子倾听孩子、家长的心里话,反思自己,我们才能做的更好!家访,给我们上了一堂好课!

在家访过程中,我不仅仅看到了那些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学生们的成长环境,更深深地体会到作为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关心和重视。

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到学习好的学生从七年级就给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习惯,让这些学生在七年级开学时候转型就快。在与家长沟通中我们了解到:有很多学生小学时候学习很好,但是到了中学孩子学习跟不上,很吃力;问题出现在过度转型上了。小学三门课,到了中学七门学科,继续沿用小学的学习方法已经行不通了。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今后的成长。农村的许多学生交由爷爷奶奶抚养,留守儿童缺失父母的爱,性格出现偏颇,个人行为习惯不够好。老一辈对孩子的宠爱使得学生自我放纵,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增加了困难。这都需要我们摸清对象,认真思考,对症下药。

总之,家访是一把钥匙,走进学生家庭,走入学生心灵,打开的是教师、学生、家长间的千千结,架起的是家校沟通的“希望桥”;家访就像一罐蜜汁,凝望家长的笑脸,手与手相牵,虽然累,心里却甜透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