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国旗下讲话稿高中 篇1
如火的石榴点缀着初夏的阳光,淡雾弥漫成朦胧的温暖。顺着时光的小路走向前去,我们触到了六月的初弦——端午节。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车注。”刘禹锡这首《竞渡曲》记叙的是沅江一次赛龙舟的活动。端午节,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洋。古老的节日传载了千年,前人将端午递送到我们的手中。它依旧保持着古朴的面貌,被历史,冲淡的哀伤凝固成坚定的曲调。
提起端午,人们不由想起令人垂涎欲滴的粽子;想起趣味横生的龙舟。而我则不同,一首流传千古的《离骚》;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豪言壮志,已使我无暇可想。
提及端午,浮现在我们脑海的,是这样一个伫立在浩荡江岸的背影。他沉默地望了一眼身后的山川,缓合上双眼,像沧凉的人世告别,写尽了离骚的屈原,以这样绝望的方式给自己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冷艳的句号。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先生怀着一颗赤胆忠心,踏上了一条为国为民的不归路,他以自己渊博的学问,博得了楚怀王的赞赏,受封之时仅二十多岁。初出茅庐的屈原,已对当时政治局势有了深入的了解,他倡导举贤受能,富国强兵,指点江山,力主联齐抗秦。他以机制雄辩的说服力,联合各国,建立六国联盟,消除秦国威胁,挽救祖国危亡,革除弊政,消除人民疾苦。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那些担心屈原的改革计划会使他们失去权势的高官奸臣们,倚仗楚王宠妃的势力,加害屈原,致使意志薄弱的楚王罢免了屈原的官职。“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先生只好通过写诗来表述他的希望,记述他的悲痛与不满。几部脍炙人口、忧国忧民的不朽诗篇相继而出,独具风貌、影响深远。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你直臣冤。他虽然已无法挽回楚国的命运,却百般牵挂着自己的祖国,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郢被秦攻破,屈原绝望无比、痛不欲生。于次年五月五日写下了绝笔《怀沙》,他迈着无力的步伐来到汨罗江边,秋风萧瑟,撩起被泪水湿透的衣襟,他憔悴地站在汨罗江边,用饱含泪水的眼望了望远方西下的夕阳,伴随着一首悲歌,投入江中……
古往今来,秋风依旧,汨罗江水泠泠,屈原先生走了,留给我们的只有诗歌和怀念吗?当然不是,留给我们的是一颗坚定的爱国之心,一种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精神。愿这种精神,可以永驻人间。
悠悠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就像一条历史的长河,我们不能让它断流;祖祖辈辈沿袭下来的优良传统,应在我们的手中发扬光大。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让我们一起努力,用实际行动传承中华文化,我们怀着对伟大爱国之士的敬爱之心和珍爱之情来看待中华的每一个传统佳节吧!
感谢大家耐心的倾听,在此,请接受我们对各位的节日祝福:端午安康!
端午节国旗下讲话稿高中 篇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我是高三四班__,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浓情端午,回味传统文化》。
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即将来临,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放中,他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的节日。屈原是距今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人。他所在的时代是一个战乱频繁、弱肉强食的时代。当时的楚国在列强环视的背景下,不能及时的发现自己的错误,依旧墨守陈规,没有改革的锐志,在国力方面远远地被其他国家抛在了后面。面对连年的战争失败,割地求和,统治阶级采取的办法是偏安一隅,置国家存亡不顾,依旧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屈原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环境里,他对当前的形势有着清醒的认识,于是在国内倡导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从而得罪了旧贵族,遭到了诋毁攻击。面对压力,屈原秉持宁折不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理念,在与保守势力的斗争中显示了自己的高尚的节操,赤诚的爱国之心。这一片冰心,穿透了两千年的时空,依然光耀在中华大地。两千年之后的今天,我们谈论屈原的爱国主义,倡导的是什么呢?我们倡导的是屈原热爱自由,和平的精神,是面对危机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的责任感,是面对强权宁折不弯的精神,要体会到屈原对于国家人民的深厚感情,体会到屈原对我们脚下这片广袤大地的深厚感情。最后用一句屈原的话送给所有的同学“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黄而不毁其节。”,希望我们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做一个奋发图强,能为祖国建设贡献心智的人,能为自己的将来铺垫繁花似锦的人,能回报呵护自己的父母师长,无愧于炎黄子孙的人!
端午节国旗下讲话稿高中 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浓浓端午情,悠悠中华梦
大家都知道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端午又称重五,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习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面对压力,屈原秉持宁折不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思想,在与保守势力的斗争中显示了自己的高尚节操,赤诚的爱国之心。
在民俗文化领域,龙舟竞渡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端午节吃粽子,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中华上下五千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铸造了我们的灵魂,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源泉。古往今来,端午节纪念屈原,弘扬民族精神,抒发爱国情怀,已成华海内外华夏儿女的共识。同学们,当你向老师、长辈和客人彬彬有礼地问好的时候;当你向有困难的同学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当你学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时候;当你学会”宽于待人,严于律己”的时候;当你志存高远而又脚踏实地的时候……你所做的一切,这就是在承继和弘扬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现在,端午节被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也正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但是现代人如果只是吃粽子,或是看看电视里的划龙舟,就失去了端午节原本的意义。每过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中华文明需要我们共同传承。
同学们,让我们永远纪念中华民族之魂,不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端午节国旗下讲话稿高中 篇4
端午将至,同学们或是在欢天喜地地期待着假期,或是在目不窥园地加紧备考。但在闲暇之余,我们也应了解一下这一历史悠长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节日。我们无不听说过屈原投江的故事,心中不曾没有一个浪漫的,富有才华的,忧国忧民的,形体因悲愤交加而愈加放浪的,在潇潇风声中行吟的屈原。
公元前280年,秦国攻楚。眼睁睁地看着楚国国都被占领,楚王狼狈地带着臣子仓皇逃窜,他无奈地发现,救国于危难之际已不可得,寻芳草与美人亦不可得——堂堂一楚国大臣,竟能让国家沦落于如此的境地!带着无限的愤恨,在汨罗江,屈原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忠诚。我们能体察到他的苦,他的悲,感叹这千古传递的情感。也正是因为这份诗意的共情,端午节的美才得以展现,端午节的美才有内涵。
端午节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节日。在漫长的岁月中,不同的地区形成了不同的端午文化特色。在东莞,最有特色的活动便是赛龙舟了。赛龙舟是东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自
宋以来,沿袭至今。清末广东著名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记载:“东莞……乡人为龙舟之会,观者画船云合,首尾相衔,士女如山,乘潮下上,日已暮而未散……广中龙船,惟
东莞最盛……乡乡有之。”每逢端午,人声鼎沸,锣鼓喧天,龙舟争渡,飞桨激流,你追我赶,竞标夺胜,特别值得一看。除了赛龙舟外,东莞的端午特色还有道滘粽,龙船饭等,这些民俗习惯不仅具有浓烈的地域色彩,还能让人人皆能参与和感悟,因而有助于将屈原精神和端午文化演变成每个个体生命的重要节点,凝聚成中华民族大生命的重要传统。
我们为东莞端午节的生机活力感到欣慰,同时,也为其他传统节日、文化的日益衰微感到担忧,我们现在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无人,古代著作无人问津,民族乐曲处境尴尬,
比如麒麟舞、千角灯、木鱼歌等东莞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就知者甚少,遑论了解其文化内涵。
同学们,标注文明特性的是各色各样的文化;维系文化传承的是蕴涵其中的精神、理念、价值观。梁漱溟曾说,所以维持树立其文化的统一者,其必有为民族社会所共同信仰、共同
涵育生息的精神中心在;唯以此中心,而后文化推广得出,民族生命扩延得久。而在今天,城市化正在日益挤占着传统文化的空间;消费主义更是将一切传统节日置换为“买买买”的理由。
鲜活的文化不能仅仅陈列在博物馆、纪念堂的玻璃橱柜,而应该以新的面貌来传递久远的文明密码;传统节日也不应简单化地变成商家的噱头,而应该凸显其更纯粹的精神皈依。我想,在这个端午节,除了享用粽子的清香,我们由衷地过一次端午节,比如可以搜集与端午有关的诗歌、文章,以加深印象;可以展开研究性学习,调查分析东莞端午节日的开展情况;可以尝试着推出相关的周边物品,比如诗歌比如绘画;还可以尝试着让校园社团里多一些节日文化的风景……
同学们,莫以善小而不为,这些小小举动,就是在拒绝遗忘,就是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是对我们的文明之路报以浓厚肃穆的温情。这样,当我们再次背诵起“长太息以掩涕兮”“路漫漫其修远兮”的诗句时,就会产生相隔两千多年的心灵共鸣。
端午节国旗下讲话稿高中 篇5
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高一八班的__,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品端午味,悟家国情”,又是一年端午飘香季,“品香粽,赛龙舟,挂艾草栓五线,地域不同,端午习俗不同,但是此时此刻我们都会缅怀同一个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一位老者魏然于烈风中,滚滚江水也挡不住他为国为民的无尽忧思。他,就是中国爱国诗人,屈原。端午节最值得纪念和传承的就是他的爱国情怀。
几千年来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时光怎样荏苒,爱国一直都是我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的屈原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从“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的陆游到“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他们以血肉之躯,拿起手上的兵器向我们诠释何为“义无反顾,前仆后继,挽救国家于危亡之际”,何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能有今天的安定富强离不开数不尽的爱国先烈们!
如今我们生活安定,衣食富足,科技迅猛发展,没有战场的硝烟,没有抛头颅洒热血的悲壮,我们就没有爱国典范了吗?不!更多的人用自己的行动赋予了爱国更广袤的含义,!她是扎根贫困山区教育的张桂梅,她放弃了大城市优渥的生活,不顾自己的病痛,建成了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学校;她是沈忠芳,为了祖国的防空事业,为了人民的国防,隐姓埋名六十余载,当她的名字公之于众时,已经是88岁的耄耋老人;她是徐梦桃,满身的伤痛不能让她退缩半分,身上的钢钉也不能阻止她为国争光的决心,她说,你所站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我们有太多太多这样耳熟能详的事迹给我们重新定义爱国,我们还有千千万万个叫不出名字的英雄在鼓舞着我们,他们是常年书守边疆的战士,他们是英勇“逆行”的消防救援人员,他们是奔赴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与志愿者,坚定的信念捍卫着国家安全,捍卫着和平年代的岁月静好。而爱国精神也不只是战争的产物,更是为国家发展奉献自己力量的那份执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责任感。
今天,当粽子的香气弥漫华夏大地时,我辈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又该如何续写爱国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说,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习近平主席的话语饱含着对我们的认可,嘱托和期望,我们应当承担使命,接力奋斗,以青春的热血投身到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去!奋斗也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中见精神,我们更应传承爱国精神,在新时代乘着时代的巨浪,以天下为己任,在大有可为的时代大有作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身影再一次在我心中明亮,屈原的爱国精神点燃了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情怀,是的,祖国未来在我肩,我辈当着眼未来,努力探索,向着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前进!
端午节国旗下讲话稿高中 篇6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端午话屈原》。
6月25日,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人们会通过赛龙舟、包粽子、喝雄黄酒等形式,来纪念一颗不朽的灵魂——屈原。
我怀想,滔滔汨罗水,悠悠数千年,拳拳赤子心,感天动地情。我仿佛看到:战国时,楚王宠信奸臣,屈原仗义执言,却被革职流放。秦国趁机进攻楚国,楚国千里疆域毁于一旦。看到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屈原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悲愤之下,他抱着一块巨石投汨罗江而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谈论屈原的爱国主义,倡导的是什么呢?我们倡导的是屈原热爱自由、和平的精神,是他面对危机,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责任感,是他面对强权宁折不弯的精神。屈原作为一个改革家,他的政治理念,他的改革期望,都因当时客观、残酷的社会条件而失败了。但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者、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却成功了。“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他的气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他的伟岸。他如菊的淡雅,如莲的圣洁,强大的精神力量,为后人颂扬,激励感染了无数中华儿女前行的脚步!
屈原的伟大,不仅是他“中华诗祖”、“辞赋之祖”的至高文学地位,更是他矢志不移的爱国精神,不与奸佞小人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少不了屈原,灿烂的中国文学史少不了屈原。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不管时光如何变迁,他永远生活在岁月的长河里,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和屈原不同,我们身处的时代是盛世的中国,国富民强,社会和谐。在这一个富足、自信的新时代,我们更应该热爱自己的国家,珍惜今天的生活,做一个奋发图强、能为祖国建设贡献毕生精力的人,能回报呵护自己的父母师长,无愧于炎黄子孙的人。
端午节,传承了一种情怀,悲壮而凄美,气吞山河。它向世人所传达的,是一个诗人忧国忧民、热爱故土的高尚风格。端午节,沉淀了一种精神,厚重而坚固,历久弥新。它向世人所阐述的,是一个勇士不畏暴虐、坚持斗争的伟大壮举。端午节,已经成为中国人传递爱国主义情感和精神的重要节日。让我们永远纪念中华民族之魂,不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端午节国旗下讲话稿高中 篇7
尊敬的同学们、老师们: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们的节日-端午》。
同学们,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很多,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楚国担任了重要职务。因为他主张坚决对抗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还被楚王赶出了朝廷。屈原悲愤之极,在流放途中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精神的诗篇,最有名的是《离骚》。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都城。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怀抱石块,跳进了汨罗江。
百姓们爱戴屈原,当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纷纷划着船奔向江中,去打捞屈原的遗体,但没能找到。他们怕江中的鱼虾会咬食屈原的遗体,又纷纷把江米装进竹筒,扔到水里,想用江米喂食鱼虾来保护屈原的遗体。从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自发地来到江边,悼念屈原,还要划着船冲进汹涌的波涛,象征人们争相打捞屈原遗体,以此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我国南方就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因此,端午节又成了纪念屈原的节日。
两千年之后的今天,我们谈论屈原的爱国主义,倡导的是什么呢?我们倡导的是屈原热爱自由、和平的精神,是面对危机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的责任感,是面对强权宁折不弯的精神,要体会到屈原对于国家人民的深厚感情,体会到屈原对于这片土地,也就是我们脚下这片广袤大地的深厚感情。
同学们,屈原因为热爱祖国、关心百姓疾苦而受到人们的爱戴。当我们津津有味地吃粽子开心地度过端午节时,不要忘记2000多年前那位爱国大诗人——屈原。
希望我们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做一个奋发图强,能回报呵护自己的父母师长,能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的人,无愧于炎黄子孙的人。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端午节国旗下讲话稿高中 篇8
尊敬的学院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机械工程系刘丽兰老师,本周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再过4天,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四大节日之一——五月初五端午节。提起端午,大家可能会想起香气四溢的粽子、趣味横生的龙舟赛等端午节特有的习俗,当然还有一位可亲可敬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为人正直,学识渊博的屈原,主张坚决对抗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还被楚怀王赶出了朝廷。屈原看到自己国家被敌人侵略心如刀割,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汨罗江,以身殉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从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自发地来到江边,悼念屈原,将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万舟齐发、呐喊鼓乐吓退蛟龙,以此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后来演变成为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今天,我们再提到端午节,怎能仅仅想到这些传统习俗,而不去想一想背后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呢?那这种爱国精神倡导的是什么呢?是面对危机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责任感,是面对强权宁折不弯的精神,更要体会到屈原对于国家人民的深厚感情。“家是小小国,国是千万家”。没有国家的繁荣稳定和民族富强,就谈不上家庭的喜庆和幸福,没有家国情怀,端午节就无处落脚。千年传统延续至今,中华优良的习俗都应该被传承,那我们又能做点什么呢?我们要做的并不是要多轰轰烈烈,随着音乐唱起洪亮的国歌,爱护一草一木,认认真真做事,脚踏实地学习知识与技能,将来为建设祖国贡献一份力量,这些不都是爱国的表现吗?依旧是那句老话: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
最后用一句屈原的话送给所有的同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我们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做一个奋发图强,能为祖国建设贡献心智的人,能为自己的将来铺垫繁花似锦,无愧于炎黄子孙的人。粽子飘香,古风流长。端午节即将来临,让我们在品尝美味粽子的同时,重温屈原先生的铮铮铁骨,继承屈原先生的爱国精神吧!感谢大家的倾听,祝愿大家端午节安康!
端午节国旗下讲话稿高中 篇9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孟夏草长,花开五月。万物竞茂,于斯为盛。本周五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又将悄然而至。当同学们沐浴晨曦、迎着朝阳奔跑在学校运动场、感受”汉武天下”雄浑时,当同学们从教学楼一楼拾级而上、抬眼望诗歌走廊《离骚》、《楚辞》,犹如在中国文学历史长河泛舟而上时,湘楚大地下的书香校园与”端午”、”屈原”绵延交织、阵阵馨香。
“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
节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每年的固定日,共同举行的仪式或庆典。全民认同并参与,一年一度,周而复始。我国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源远流长,蕴涵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影响广及东方,乃至世界。中国的节日文化,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感召力。中国节日,从元日到除夕等,其中最盛大的节日是端午、中秋、年(春节)三节。端午节在2009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起源,传说多种。五月正值仲夏,“端”即“初”,端午既初五,古人“俗重五日”。又当“夏至”,汉初定五月五为节日,为逐疫辟邪,插艾叶,悬菖蒲,用以驱蚊蝇,净化空气。唐宋时称为“端午”(“五”“午”相通),别称端阳节、重午节。包粽子、赛龙舟成为端午节中国两大民俗。五月五日又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殉国之日。每逢此日,屈原家乡人民以竹筒盛糯米,投江中纪念屈原。后演变用竹叶或苇叶代替竹筒并系以彩绳,即“粽子”。于是,端午节包粽子纪念屈原,为广大人民所认同,两千年来,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屈原(前340—前278)任楚国左徒,世称三闾大夫。他对内主张举贤任能,改革弊政;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兴邦强国。因遭谗臣嫉谤,被楚怀王蔬远,后又放逐湘沅,虽辗转艰辛,仍忧国忧民。闻秦军攻破郢都,忧愤交加,投汨罗江以殉国难。屈原心系国运民生,是爱国爱民的贤臣,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一生写下《离骚》、《九章》、《九歌》等二十余篇诗歌。屈原诗歌表现出强烈爱国精神,具有巨大艺术魅力,是高度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是中国古典文学遗产中的瑰宝。屈原和他的学生作品结集《楚辞》与《诗经》并称中国古典诗歌璀灿星空中“双子星座”。
屈原代表作《离骚》,是中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眷恋故土的深挚感情和忠诚正直追求光明的高尚品质。《离骚》诗句优美,想象丰富,开创中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
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是一种怎样壮烈的、悲哀的、伟大的孤独,唯有高尚者才能如此,唯有坚韧者方能如许。
于是屈原道:“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蠼乎!”就这样,屈原怀抱沙石,沉江而死,实现了自己“伏清白以死直”(《离骚》)的诺言,其正直刚烈堪称千古之冠。
是以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继续写道:“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可见他是在这种悲怆的感情中写下本篇的,并将此情寄之笔端。
诗如其人,屈原的崇高精神和屈原诗歌的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哺育着中国一代又一代诗人和文学家。屈原热爱祖国,关怀人民,忠诚正直,信守芳洁,追求光明,舍生取义。他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屈原精神就是表率万世、积厚流光的中华民族精神。古往今来,端午节纪念屈原,弘扬民族精神,抒发爱国情怀,已成海内外华夏儿女的共识,这就赋予端午节爱国主义情结,既“端午情结”。我们永远纪念中华民族之魂,不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端午节国旗下讲话稿高中 篇10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高一2班__,很荣幸能在这里进行国旗下讲话。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本周五,是农历五月初五,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传统节日里那些历史沉淀下来的风俗习惯,承载了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丰富并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那么端午是一个怎样的节日呢?端午的“端”意为开端、初始,因此人们称初五为端五,这里的五是指数字五,那为何现在我们看到的端午的“午”是正午的“午”?根据夏历,一年的第一个月是寅月,按照十二地支的顺序,寅卯辰巳之后,第五个就是“午”。由于端午与夏至的时间比较接近,这时的太阳逐渐升到最高,白天也逐渐变得越来越长。正如唐诗所言: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传统节日当天,往往就会有富有主题特色、文化意蕴的习俗。在古代,人们认为端午是阳极阴起的时刻,是各种力量交织变动的时节。加之天气逐渐燥热,虫蛇繁殖,古人认为端午是“恶月恶日”“五毒尽出”。人们会准备艾草、雄黄酒等辟邪避灾。最初的端午习俗体现着人们对自然时序的观察与对健康平安的淳朴愿望。“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传统家庭每至端午就会忙起来,赛龙舟、挂艾草、拴五色丝线等。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传统节日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一缕粽香,勾起绵延千载的爱国之情。伴随着荔熟粽香,我们不禁怀念起战国时期那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滚滚汨江水,悠悠屈子殇。”端午节本是一个祈福避灾的节日,东汉以后,纪念屈原逐渐成为端午节的重要内涵,并一直延续至今,事实上,除了屈原,还有纪念勾践、曹娥、介子推、伍子胥等多种传说。屈原投江殉国成为爱国精神的典范,勾践卧薪尝胆的建国行为张扬了国家至上的精神,曹娥舍身救父的孝顺之举感动天地,介子推割肉奉君的忠义品格光耀后世,伍子胥因善待百姓受世人尊崇。这些人物不都生活在同一时代,但他们的行为都展现出忠孝礼义信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高尚道德品质。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我们,应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不断赓续精神血脉,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最后,祝老师们工作顺利,同学们学业有成,高三的师兄师姐们高考一举高中,大家端午安康!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端午节国旗下讲话稿高中 篇1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七年十三班的XXX,今天要演讲的题目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些都是被人熟知的关于端午节的俗语,生动地体现了端午节的习俗与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关于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著名爱国诗人屈原,同时它也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楚国担任了重要职务。因为他主张坚决对抗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还被楚王赶出了朝廷。屈原悲愤极了,在流放途中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精神的诗篇,最有名的是《离骚。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都城。本人招募分销商地千里,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怀抱石块,跳进了泪罗江。
百姓们爱戴屈原,当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纷纷划着船奔向江中,去打捞屈原的遗体,但没能找到。他们怕江中的鱼虾会咬食屈原的遗体,又纷纷把江米装进竹筒,扔到水里,想用江米喂食鱼虾来保护屈原的遗体。从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自发地来到江边,悼念屈原,还要划着船冲进汹涌的波涛,象征人们争相打捞屈原遗体,以此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我国南方就形成了
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因此。端午节又成了纪念屈原的节日。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心目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吃粽子,赛龙舟,这些都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活动,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
两千年之后的今天,和屈原不同,我们身处的时代是盛世的中国。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在这一个富足自信的新时代,我们更应该知道自己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珍惜我们宽敞明亮的教室,珍惜我们学习的机会。
最后用一句屈原的话送给所有的同学:“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黄而不毁其节。”,希望我们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励,能回报呵护自己的父母师长。最后祝老师、同学们过一个愉快的端午节。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端午节国旗下讲话稿高中 篇12
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学生们:
大家好!
我是高一年级五班的陶家威。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快到了。同学们可能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划龙舟。但是同学们,你们知道
端午节的起源和屈原有关吗?
屈原是中国第一位爱国诗人。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与坏人勾结。为了唤起楚人的爱国精神,他投河自尽,决定用生命警告汉奸。让人民相信爱国诗人不会死。所以每年的五月五日,老百姓摇着龙舟,到处找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已经扎根于中国人民的心中。
我们要学习他的爱国主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向祖国报到,”路很长,修远很尴尬。”屈原从未放弃理想,从未改变节操,敢于战斗。”虽然他死了九次,没有留下遗憾,但他的身体没有变。”也就是说,只要是我热爱和追求的真理,哪怕死九次,死多次,我也绝不会后悔。即使被剁了,我也不会改变。正是他无悔九死的精神激励着我们的革命先烈勇往直前。
今天,我们在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的呵护下成长,吃不下一点苦。当我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我们可能会从困难中退缩,而不是不顾困难前进,因此,我们的学习无法提高。我们应该学习屈原不屈不挠的精神,学好他的真本事,长大后为祖国服务。希望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奋斗。
端午节国旗下讲话稿高中 篇13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高二(5)班的__,今天我演讲的主题为:浓情端午,传承文化。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节日,自古以来,它包含了人们在生活中有关思念、感恩、憧憬、祈愿等各种情感,并把节日的美好祝愿相互传递。今天,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我们不能插菖蒲、无法赛龙舟,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满怀热情回忆端午盛典,去追溯、去铭记那些历史长河中历久弥新的情怀与担当,品味这民族历史延续中的传统文化。
端午让我想起屈子——那位让太史公赞叹“高山仰止”的爱国诗人。两千多年前的夏历五月,这位伟大的诗人抱石纵身汨罗,以身殉国。端午节从此打上了屈原的烙印,穿越千年,意义非凡。
屈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热爱祖国、爱护百姓、恪守真理。他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诗篇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它超越了尘世的滋垢,成就了浪漫主义的里程碑。他是一位矢志不渝的信仰坚守者,在那个野心与物欲齐飞,战争共动荡一色的时代,只有屈原坚持信仰——不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正是因为他的这份坚守,才留下了信仰的尊严。他的执着,他的博大,他伟岸的人格,千百年来滋养了一代代华夏儿女。我们失意时朗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踌躇满志时高唱“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的精神与中华民族的精神融为一体,源远流长,“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端午文化凝聚着民族之根和民族之魂,屈原的爱国情怀与高洁品格,是中华民族精神血脉的重要内容。端午节对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多的是一种深藏在心中的炎黄子孙的文化情结,一种内心深处对民族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敬畏。
端午是一首歌,一首承接千载、弥漫中华民族爱国爱家情感的歌;端午是一首诗,一首视通万里、浸润着华夏儿女勤劳智慧品格的诗。端午更是一种民族情感和精神认同,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独特记忆。对于我们来说,端午还是一种久违的生活态度,是一种生生不息的文化认知。我们不仅要在端午遥祭屈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节日中温习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更要在生活的点滴之中去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坚定爱国情怀,这是我们每一炎黄子孙的责任。
“最是年年端午日,一山一水总关情”。回首爱国诗人屈原的壮志豪情,再看今日的端午飘香,从纪念先人的尊敬之情转换为对中华文化的敬仰,永远不变的是中华儿女浓浓的端午情,焕发着勃勃的生命力,历久弥新。
一位位国士离我们而去,一位位大师又将到来。先辈们的道路必将由我们来赓续、来传承。在此,我想引用一位学者的话送给各位:你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就不会黑暗。“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我辈定不负所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继先人之美冀,昭天下之雅怀!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端午节国旗下讲话稿高中 篇14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它也是中国第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传统节日。
每到端午节,我们在品尝传统美食的同时,更要品味其中蕴含的文化元素、爱国精神和家国情怀。
传承“端午飘香”之“精神”,让民族精神如香囊一样时时氤氲美好。端午本是南方吴越先民祭祀祈福的节日,后相传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以身殉国,跳汨罗江自尽,人们便以端午节进行缅怀。当然端午节亦有纪念伍子胥、介子推等人的说法,其中体现着人们对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感悟与怀念,无需深入考究。往往我国古老节日的诞生都寄托着古人最为朴实的美好愿望,寄托着兴农时、保安康、求风调雨顺的真挚情感。一个能够跨越千年、代代传承的“传统节日”,其中必然蕴含着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折射着内敛丰厚的“精神内核”。曾几何时人们以为端午节就是“粽子节”,吃了粽子就代表度过了端午节。无可非议,物质形式是传统节日传承的载体,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我们要永远记住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更加深刻地接触、了解、熟知传统节日,在享受“端午飘香”的美味中,持续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守住传统文化的根和魂,激发传承传统节日的活力和魅力。
品读“端午飘香”之“内核”,让爱国主义如粽子一样久久萦绕心尖。“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传承更多的是爱国主义精神,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屈原之所以彪炳史册,不仅在于他的词赋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更在于他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愤世嫉俗的坚贞气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些脍炙人口的诗词气势恢宏、历久弥新,是中国文学史、思想史上的不朽丰碑。可以说,弘扬爱国主义是端午节的主旋律。我们要品读“端午飘香”之“内核”,自觉弘扬端午节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传播正能量、唱响主旋律。
感念“端午飘香”的“深情”,让家国情怀如艾叶一样历久弥新。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等传统习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留给后人的美丽“瑰宝”。历史告诉我们,只有根植情感认同的节日才能最终洗尽铅华、大浪淘沙。当爱国与端午巧妙交织,当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互通互融,那种家人共同围坐桌前其乐融融的温暖亲情便是“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生动写照,那种共同品读古代先贤爱国诗篇的娓娓道来便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最佳阐释。家国情怀,不仅是令人魂牵梦萦的乡愁、内心深处的感触,更是对家教家风的传承、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胸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只有承接起孝敬老人、关爱子女的“小家”义务,才能承担起匡扶天下、济世救民的“大国”担当。我们要在感念“端午飘香”的“深情”中,自觉做到让“小家”与“大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命相依,真正把“小家”的爱上升到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大爱中,永续屈原的爱国情结和爱民情怀。
同学们,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过去的100年中,每一个端午节的变化,都真实刻录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进程。忆往昔峥嵘岁月,更感知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定当铭记先辈们曾经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做出的执著追求和伟大付出,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前行动力,传承端午文化,弘扬爱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端午节国旗下讲话稿高中 篇15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再过几天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了,关于端午节的由来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它是纪念我国著名的诗人、爱国主义者屈原的节日。
屈原是距今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人。他所在的时代是一个战乱频繁、弱肉强食的时代。当时的楚国在列强环视的状况下,却不能及时的发现自己的错误,依旧墨守陈规,没有改革的锐志,在国力方面远远地被倡导地主阶级政治改革的国家抛在了后面。
面对连年的战争失败,割地求和,统治阶级采取的办法是偏安一隅,置国家存亡不顾,依旧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屈原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环境里,他对当前的形势有着清醒的认识,于是在国内倡导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由此得罪了旧贵族遭到了诋毁攻击。
面对压力,屈原秉持宁折不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思想,在与保守势力的斗争中显示了自己的高尚节操,赤诚的爱国之心。
这一片冰心,穿透了两千年的时空,依然光耀在中华大地。
两千年之后的今天,我们谈论屈原的爱国主义,倡导的是什么呢?我们倡导的是屈原热爱自由,和平的精神,是面对危机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的责任感,是面对强权宁折不弯的精神,要体会到屈原对于国家人民的深厚感情,体会到屈原对于这片土地,也就是我们脚下这片广袤大地的深厚感情。
和屈原不同,我们身处的时代是盛世的中国。国家富强,民众和谐。在这一个富足自信的新时代,我们更应该学会爱国,知道自己胸前的红领巾来之不易,学会珍惜我们看似应得的宽敞明亮的教室,我们的学习的机会,甚至我们的衣食。这都是我们的父辈甚至我们的祖辈怀持爱国的理念,对幸福和平生活的向往,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拼搏来的。
最后用一句屈原的话送给所有的同学“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黄而不毁其节。”希望大家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做一个奋发图强,能为祖国建设贡献心智的人,能为自己的将来铺垫繁花似锦的人,能回报呵护自己的父母师长,无愧于炎黄子孙的人。
谢谢大家。
端午节国旗下讲话稿高中 篇16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飞龙舟裹香粽,过端午祭屈原。
如火的石榴点缀着初夏的阳光,淡雾弥漫成朦胧的温暖。顺着时光的小路走向前去,我们触到了五月的尾音——端午节。“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可多了,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
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楚国担任了重要职务。因为他主张坚决对抗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还被楚王赶出了朝廷。屈原悲愤至极,在流放途中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精神的诗篇,最有名的是《离骚》。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都城。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怀抱石块,跳进了汨罗江。当时他62岁。
百姓们爱戴屈原,当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纷纷划着船奔向江中,去打捞屈原的遗体,但没能找到。他们怕江中鱼儿吃掉屈原遗体,就往江中投放用竹筒装着的米,而且年年如此。后来在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就有了现在的粽子,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也就流传至今了。
之后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自发地来到江边,悼念屈原,还要划着船冲进汹涌的波涛,象征人们争相打捞屈原的遗体,以此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还有一种说法是为了驱赶江中的鱼虾从而使屈原的遗体不被吃掉。久而久之,我国南方就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
屈原的悲剧源于他与楚国腐朽贵族势力之间尖锐的矛盾,也源于他崇高的家国情怀。何为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就是由己及家,由家及国,由国推及天下,家国一体的思想理念和精神追求。端午节之所以能横跨千年历史、流传至今仍兴盛不衰,就是因为它饱含了浓浓的家国情怀,饱含了人们对祥瑞的祈求、对国家富强的憧憬。
李白这样写道:“屈原词赋悬日月”。每年的端午节,都会让我记起这样的屈原,每当品尝粽子的时候,会觉得里头裹着一个又一个故事,每当观看赛龙舟的时候,会觉得江面上诉说着一件又一件往事。
让我们怀着对伟大爱国之士的敬爱之心和珍爱之情来看待中华的每一个传统佳节吧!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丰厚的文化内涵,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每过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次加强。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中华文明需要我们共同传承,让我们一起过好每一个传统佳节,让华夏文明在中国彻底地红火起来。
等我们过完端午节,整个学期也临近尾声。希望同学们能认真上好每一节复习课,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复习,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