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实用文档策划方案内容页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实施方案

2023-05-22 22:19:01 策划方案 打开翻译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实施方案 篇1

各中小学、各基地(营地)、各旅行机构:

根据《__省教育厅、__省旅游局等10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__教基〔20__〕__号)和《__市教育局__市旅游局等10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温教基〔20__〕__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为推进我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探索建立一套管理规范、责任清晰、多元投入、安全保障的研学旅行工作运行机制,开发一批育人效果显著的研学旅行课程,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研学旅行营地和基地,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研学旅行精品线路,形成具有__特色的并包含革命传统文化、民俗非遗文化、瓯越历史文化、当代轻工业、现代科技、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文明等内容的研学旅行体系。

二、工作要求

一研学营地基地建设

用3—5年时间,争创省级基地(营地)3个以上,争创市级基地(营地)6个以上,同时创建一批区级基地(营地)。打造好__区学生实践学校,利用__小学撤并留下的校舍,建设__区学生实践学校__基地和营地;支持社会基地(营地)建设,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推进共享共建模式,巩固与市学生实践学校的长期合作,推进与区属部门的联动,让更多的__中心区的场馆免费向学生开放。规范研学旅行基地(营地)管理,探索建立__区中小学研学旅行营地、基地准入标准、退出机制和评价体系。做好研学旅行承办机构(旅行社或机构)和研学基地(营地)的认定备案,对研学旅行承办机构和研学基地(营地)实行准入制,实施动态管理,定期组织评估,评估结果作为准入和退出的依据。

二研学旅行线路建设

按一定主题,精心筛选打造3-5条面向本区域的示范性研学旅行精品线路。整合__区学生实践学校__校区散文馆,利用__梅雨潭的地理优势,以及文化部门已有的“__散文”品牌,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打造有__特色的“散文之旅”;同时利用琦君文化纪念馆,谋划做大__散文研学线路;利用我区浙南一大旧会址等丰富的红色资源,突出“寻访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打造“红色之旅”;利用我区丰富的绿水青山、美丽乡村、三垟湿地等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打造“生态之旅”;利用我区塘河博物馆群、非遗传承、名人足迹、地域风情、丰富的文化遗产等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打造“文化之旅”;利用我区各地改革开放、科技创新的生动实践样板和在瓯高等院校、科普基地、特色小镇、知名企业等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打造“活力之旅”。适时开展__区域本土化的研学精品路线的征集活动,以营地为中心的辐射式线路和主题化串联式线路,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多维联通的研学旅行网络,为学校提供丰富的本土化的研学线路。积极推动与温大的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指导研究中心合作。

三研学实践课程建设

1、建立区域性研学课程体系。教育部门要积极构建研究性学习与旅程体验结合的学校学习机制,高度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以“行走家乡、览胜祖国、放眼世界”三个层面为路径,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体现研学旅行层次性、多样性、走研性特点,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县情市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市情省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

2、精心设计学校研学课程。各中小组织开展的研学旅行活动必须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将其纳入学校年度教育教学计划,促进研学旅行与学校课程有机融合,做到立意高远、目的明确、活动生动、学习有效,避免“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现象,建构“走下课堂、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向未来”的研学旅行课程模式。

3、营地基地研学课程要求。每个研学营地和基地至少具备一个研学旅行活动主题,根据不同学段的研学旅行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发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多种类型的活动课程。

四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研学旅行基(营)地要配备研学导师,研学导师应具备教育教学、旅行组织、安全应急等专业能力。加强与高校、研学旅行专业性培训机构合作。拓宽研学导师队伍,从文化研究专家、民间艺人、导游和部分学校教师中遴选一批优秀人员,进行专题培训,组织业务考评。对成绩合格的,进入研学旅行导师队伍。设立奖励机制,鼓励本辖区内的旅行社和相关机构成立研学旅行专业服务团队,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研学旅行导师。来自作文吧 zUOwENbA.net

五研学旅行年级和时间安排

各中小学要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把研学旅行与学校课程和学生学习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春(秋)游、军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中小学各学段研学旅行一般安排在小学四到六年级和初、高中一二年级。一般情况下,学校每学年组织安排1至2次研学旅行活动。每学年合计安排研学旅行活动小学3-4天,初中4-6天,高中6-8天。研学旅行时间尽量避开旅游高峰期。

六规范研学旅行组织管理

学校组织开展研学旅行可采取自行开展或委托开展的形式。各学校要指定专人负责研学旅行工作,提高研学旅行在主题确定、组织管理、后勤保障及安全管理方面的专业性。各学校要探索制定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规程,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各校要严格落实研学旅行审批制度,研学前,要在充分征求有关部门、家长、师生等意见基础上,制定研学旅行活动组织方案,提前一周将研学旅行活动申请及组织方案书面报教育局校园安全科审批,经同意后,方可组织研学旅行活动。要实施告知制度,要通过家长委员会、致家长的一封信或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告知家长活动意义、时间安排、出行线路、经费预算、注意事项等信息。各校要完善安全出行保障机制,学校开展活动必须投保校方责任险,确认出行师生购买意外险,要有一定比例的教师、家长志愿者全程参与服务与管理。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参与研学活动师生的安全培训,增强学生应对交通安全突发事件能力。学校组织的研学旅行不得在未列入区级以上研学实践教育营地目录单的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中安排集体住宿。学校委托旅行社开展研学旅行的,要与有旅行社服务资质、信誉好的被委托企业或机构签订协议书和安全责任书,明确被委托企业或机构承担学生研学旅行的工作要求和各方安全责任。

七开展研学旅行试点

采取试点先行、分批推进的方法,20__年由区教育局确定一批学校为研学旅行工作试点学校,在经费上给予试点学校支持。小学试点学校:__大学城附属学校、__区实验小学、景山小学,初中试点学校:__区实验中学、__一中,高中试点学校:区职业中专学校。试点学校每学年至少开展2次一日研学旅行活动,其他学校根据各自实际适机开展研学旅行活动。试点学校要积极探索,积累经验,组织学生到基地开展研学旅行活动,不断建立完善研学旅行活动组织管理模式、安全运行机制、考核评价方法。从20__年开始,全区中小学全面按照教学计划开展研学旅行活动。

三、保障机制

一强化组织保障

建立由区教育局为组长单位、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为副组长单位,发改、公安、财政、交通、市监、团委、保监等相关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的__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教育局义务教育科,相关部门业务处室为办公室成员单位。协调小组及办公室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加大统筹规划和管理指导,及时研制相关政策,协调解决问题。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各自职责,研究制定研学旅行工作推进计划,确保我区研学旅行工作顺利开展。

区教育局主要统筹安排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政策制定、营地基地认定、研学课程开发指导、研学活动安排等。其中,区教育局义务教育科主要统筹安排中小学研学旅行政策制定、负责研学课程开发指导、研学活动安排等;教育装备和勤俭中心负责营地基地认定;校园安全科审核学校报送的活动方案和应急预案。

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主要统筹指导研学旅行的服务规范、线路组织和相关认定,做好研学旅行宣传推介等工作;

区发展和改革局主要负责将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区公安局主要对研学旅行涉及的住宿等公共经营场所加强安全监督,依法查处接送学生车辆的交通违法行为;

区财政局主要将研学旅行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设立研学旅行专项经费,补助建档立卡等贫困学生研学旅行费用;

区交通运输局主要加强对取得经营许可的车船服务提供者的监督;完善研学旅行基地周边的公路建设和提升,并设立明显的标志标识设施,为研学旅行提供安全畅通的道路环境;

区卫健局主要负责组织协调研学旅行人员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援工作,做好研学旅行基地(营地)医疗站点、饮水安全等工作督查;

区市场监管局主要加强对本地研学旅行基地(营地)的食品安全监督;

团区委主要充分发挥志愿者协会、各类社团优势,协助基地(营地)做好研学旅行优质服务。

二强化资金保障

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保障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经费,探索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保障机制。设立__区中小学研学旅行专项资金,纳入区财政预算。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政府对社会民办基地购买服务、学生研学旅行活动补助、研学旅行课程开发、教材编印、基地教学设施配备、研学导师专题培训、宣传推介等。

落实门票减免等优惠举措。交通部门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交通出行严格执行儿童票价优惠政策。物价、财政、旅游等部门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场馆、景区、景点的门票实施减免政策,爱国主义教育场馆门票按规定费用全免,公益性博物馆、科技馆等按有关明文规定落实减免门票等费用;公布为__区级以上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基地的,均须按不高于准入条件明确的减免标准予以减免门票、活动等费用。

三强化考核评价

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中小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评价机制。中小学校组织研学旅行情况及成效列入对学校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学校要重视学生研学旅行成果展评活动,对学生参加研学旅行情况及成效要进行科学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纳入学生学分管理体系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实施方案 篇2

各相关单位,各中小学: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__大精神,全面实施《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让学生走出校园去认知社会、接触自然,体验益智增能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国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根据《__省教育厅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__教基一〔20__〕__号)、《__市教育局等9部门关于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实施方案》(__教基发〔20__〕__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__大和____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立德树人、培养人才为根本目的,以预防为重、确保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为着力点,以统筹协调、整合资源为突破口,因地制宜开展研学旅行,让广大中小学生在研学旅行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优秀文化,感受革命光荣历史,感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增强对坚定“四个自信”的理解与认同。同时,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促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

(一)教育性原则。研学旅行要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注重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成长空间。

(二)实践性原则。研学旅行要因地制宜,呈现地域特色,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在与日常生活不同的环境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亲近自然、参与体验。

(三)安全性原则。研学旅行要坚持安全第一,建立安全保障机制,明确安全保障责任,落实安全保障措施,完善预案制度,确保学生安全。

(四)公益性原则。研学旅行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对贫困家庭学生要减免费用。

三、工作目标

开发一批育人效果突出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研学旅行精品线路,建设一批具有良好示范带动作用的研学旅行基地,评选一批活动效果良好的研学旅行示范学校,建立一套规范管理、责任清晰、多元筹资、保障安全的研学旅行工作机制,探索形成中小学生广泛参与、活动品质持续提升、文化氛围健康向上、基础条件保障有力、部门密切协作、齐抓共管的研学旅行发展体系。

四、主要任务

(一)开发研学旅行课程体系。各中小学要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县相关部门要指导学校开发富有本地文化特色的研学旅行课程体系,并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科课程有机融合,科学设计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内容,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做到立意高远、目的明确、活动生动、学习有效,避免“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现象。每学年学生参与集体或个人研学旅行不少于2次,一般安排在小学四到六年级、初中一到二年级、高中一到二年级,集体研学旅行方式以年级或班级为主要形式,学校安排尽量错开旅游高峰期。任何学校不得在寒暑假及法定小长假期间安排研学旅行。

(二)建设研学旅行基地。教育、文化、旅游、共青团等部门要密切合作,根据研学旅行育人目标,结合域情、校情、生情,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教育资源和综合实践基地、大型公共设施、知名院校、工矿企业、科研机构等,按照知识科普、体验考察、励志拓展、自然观赏、文化康乐等类型,遴选建设一批安全适宜、公益与普惠相结合的县级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以研学旅行基地为重要依托,积极推动资源共享和区域合作,打造一批示范性研学旅行精品线路,逐步形成布局合理、互联互通的研学旅行网络。各基地要将研学旅行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突出祖国大好风光、民族悠久历史、优良革命传统和现代化建设成就。认定一批有资质、信誉好的企业或机构,明确委托企业或机构承担学生研学旅行安全责任,委托其协助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

(三)健全研学旅行管理与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中小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管理与评价机制。把中小学组织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情况和成效作为学校综合考评体系的重要内容。学校要在充分尊重个性差异、鼓励多元发展的前提下,对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情况和成效进行科学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实践维度。县旅游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建立临检制度,指导县研学旅行工作协调小组对研学旅行基地的课程设置、接待数量、服务质量和社会效益等进行督查评价,并按照省定基地准入标准、退出机制和评价体系实施督查、评价和管理。开展研学旅行示范学校创建工作,以促进研学旅行工作的开展。

(四)规范研学旅行组织管理。各单位要探索制定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规程,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学校可自行开展或委托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并提前拟定活动计划报教体局教育股备案,提前告知学生家长开展研学旅行相关事宜,加强参与师生的事前培训和事后考核。学校自行开展活动时,要配备一定比例的干部、教师、安全员和家长志愿者。要与家长签订协议书,明确学校、家长、学生的责任权利,告知家长活动意义、时间安排、出行线路、费用收支、注意事项等信息。学校委托开展研学旅行,要与有资质、信誉好的委托企业或机构签订协议书,明确委托企业或机构的相关责任。研学旅行要坚持学生全员参与的原则,并通过整年级、整班集体行动的方式进行。如学生确因自身原因不能参加者,必须由家长出具请假条;经批准后,由家长切实履行监护人的责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妥善安排该生的学习生活。

(五)加强研学旅行科学研究。各单位要在官方网站和公众微信号上开通研学旅行专栏,将各单位先进经验和优秀案例等进行总结展示,以课题研究为引领,对研学旅行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研究。探讨推进研学旅行工作的有效模式,研究和解决研学旅行工作推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工作保障

(一)建立研学旅行工作协调推进机制。探索建立政府统筹、部门协作、教育行政部门主导、学校主体、家长支持的研学旅行工作协调推进机制。成立由县教体局牵头,发改、公安、财政、交通、文化、林业、旅游、食品药品监管、保监和共青团等相关部门、组织共同参加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协调小组,负责对全县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管理指导,办事机构设在县教体局(协调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和成员单位职责见附件)。各单位成立专门机构,结合本区域实际制订实施方案,建立相关制度,积极组织实施。各学校也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由政教处、教导处、医务室、安全部门、年级组、家长委员会等组成的学校研学旅行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校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规程,制定每学期研学旅行计划,确定研学旅行主题活动方案和安全预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二)建立研学旅行经费保障机制。坚持学生自愿缴费和节俭使用原则,各学校对于活动费用要做到精准核算,并及时向全体学生家长进行公示和告知,取得学生家长的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与研学旅行活动优抚政策,教育部门、学校、服务单位、接待单位应共同担当责任和义务,想方设法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排忧解难,确保他们参与研学旅行活动。探索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保证研学旅行工作持续健康开展。交通部门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公路和水路出行严格执行儿童票价优惠政策,铁路部门可根据研学旅行需求,在能力许可范围内积极安排好运力。文化、旅游等部门要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施减免场馆、景区、景点门票政策,提供优质旅游服务。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会同教育行政部门推动将研学旅行纳入校方责任险范围,鼓励保险企业开发有针对性的产品,对投保费用实施优惠措施。鼓励通过社会捐赠、公益性活动等形式支持开展研学旅行。服务单位(指资质完备、社会信誉度高、无安全事故的旅行社、校外教育基地及面向青少年的相关活动机构等)设计的研学旅行活动要主题鲜明、线路科学、费用合理,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要给与一定的减免。接待单位(指研学旅行学生所到达的博物馆、实践基地、现代企业、主题景区和特色院校等)如涉及收费,应研究调整收费标准,所制定的收费标准要低于现有学生票价和旅游团队票价的最低限额,给与研学旅行活动特别的优惠。

(三)建立安全出行保障机制。教育、旅游、交通、公安、食药监等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研学旅行活动的出行标准,建立安全审查制度,做好安全监督检查。指导中小学校研究制订研学旅行的安全保障方案,探索建立责任落实、事故处理、责任界定及纠纷处理等机制,实施分级备案制度,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督促学校落实安全责任,审核学校报送的活动方案(含保单信息)和应急预案。旅游部门负责审核开展研学旅行的企业或机构的准入条件和服务标准。交通部门负责督促有关运输企业检查学生出行的车、船等交通工具。公安、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加强对研学旅行涉及的住宿、餐饮等公共经营场所的安全监督,依法查处运送学生车辆的交通违法行为。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负责指导保险行业提供并优化校方责任险、旅行社责任险等相关产品。

各中小学校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开展研学旅行工作,负责确认出行师生购买意外险,必须投保校方责任险,与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与委托开展研学旅行的企业或机构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方安全责任。要做好行前安全教育工作,定期开展研学旅行交通安全应急演练,增强学生应对交通安全突发事件能力。每次组织研学旅行活动要由校级领导带队,研学旅行工作领导小组相关人员参与,要为每班配备不少于三人的随行教师。有条件的学校要安排掌握应急知识技能人员随队保证安全。

负责组织研学旅行的服务单位要制定研学旅行安全预案和应急方案,要为参与研学旅行的师生购置旅游责任险。服务单位必须选定安全卫生合格的餐饮单位、选购卫生安全达标的食品。服务单位的工作人员应具备应急知识技能,如遇突发事件能及时实施救援。接待单位要有接待方案和安全预案,科学合理安排接待工作,按照接待规模做到容量控制、分组体验,不得超员接待;要有合理醒目的安全提示标志,配备安全设施设备,如需要隔离时,要装配安全隔离设施,并安排专人提醒,严防学生跨越隔离设施发生意外;医务室、警务室要保证满员上岗,能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参与研学旅行服务工作的车辆必须具有运营资格证、年审合格证、环保资格证、购置国家要求的乘员责任险;司乘人员具有丰富的行车经验,掌握应急知识技能,具有处理突发事件的经验,如遇突发事件能及时实施救援。

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如遇突发事件,要按照政府应急响应机制开展救援工作,要第一时间实施现场救援、第一时间上报主管部门、第一时间请求事发地的110、120支援。如有需要医疗救治的人员,其费用应由保险公司、服务单位、接待单位等按照约定先行垫付医疗费,待善后工作结束后,再按照事故责任进行追偿,如有刑事责任,责任人交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置。如遇到不可抗力(如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或恶劣天气(如台风、大雨、大雪、冰雹等)时,应及时取消或中断研学旅行(在安全区驻留、返回校园或延期出发)活动,待条件允许再择日安排活动。

(四)加强宣传引导。各单位在开展研学旅行工作中,要充分培育、挖掘和提炼先进典型经验,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积极创新宣传内容和形式,制作研学旅行产品手册和宣传册,向社会和家长广泛宣传研学旅行的重要意义,向学生宣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重大作用,为研学旅行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六、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__年__月—20__年__月。印发《__县关于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实施方案》,各单位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全面启动研学旅行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于20__年__月__日前报县教体局教育股。

(二)组织实施阶段:20__年__月—__月。按照《__县关于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实施方案》,各单位以自愿原则,自主申报研学旅行试点。县教体局将严格组织程序,认真筛选推荐,确定4-6所学校开展试点工作。试点学校须制定研学旅行的工作计划和主题活动方案,加强与拟确定的研学旅行基地的沟通,做好研学旅行的资料汇总和经验传承,为进一步全面推广中小学校研学旅行工作做科学指导。

(三)总结推广阶段:20__年__月—__月。总结研学旅行工作取得的成果,适时总结交流,推广成功经验,建立全部中小学校参与的长效机制。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实施方案 篇3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根据《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省教育厅等11部门关于转发<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的通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确保研学旅行工作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__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____思想,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高品质、强内涵、重特色的总体工作定位,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充分依托地域文化,结合学校特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预防为重、确保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为着力点,以统筹协调、整合资源为突破口,大力开展研学旅行,实现“校校组织、班班参与、人人体验”。开展研学旅行,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与社会经验的深度融合;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

——教育性原则。坚持教育为先,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注重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在研学旅行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传统美德,感受革命光荣历史,感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感受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梦想和使命,增强对坚定“四个自信”的理解与认同,促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成长空间,使研学旅行真正达到“以研促学”的教育目的。

——实践性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呈现地域特色,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在与日常生活不同的环境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亲近自然、参与体验,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

——安全性原则。坚持安全第一,建立安全保障机制,明确安全保障责任,落实安全保障措施,促进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确保学生安全。

——公益性原则。坚持公益属性,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对贫困家庭学生要减免费用。

——规范性原则。研学旅行应做到全程公开、透明、可监督,不得发生任何损害学生利益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三、工作目标

“__五”期间,探索建立一套管理规范、责任清晰、多元筹资、保障安全的研学旅行工作常态长效机制,开发一批育人效果显著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研学旅行基地,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研学旅行精品线路,形成以__为中心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地质文化、乡土文化、现代科技及生态文化研学旅行格局。到20__年,全市建立10-15条精品线路;建设10-15个示范基地(营地)。并每年评选30所示范学校、评选50个好案例、100篇研学旅行好文章。

四、主要措施

(一)制定研学旅行课程规划。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指导和管理,精心设计研学旅行课程规划。各中小学要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制定学校整体方案,按上级相关文件要求每学年足额安排研学旅行课程;把研学旅行与学校课程和学生学习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春(秋)游、军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统筹考虑;根据教育教学计划科学合理的安排研学旅行时间,每学年1至2次,小学四、五、六年级4-5天,初中一、二年级5-6天,高中一、二年级(含中等职业学校)5-7天的研学旅行,一般在学期中安排,尽量错开旅游高峰期,禁止学校在寒暑假及法定长假、小长假期间安排研学旅行。

(二)完善研学旅行课程体系。研学旅行课程是体现研学旅行教育性的核心。主要包括革命传统、历史文化、传统民族文化、地域特色文化、特色农业与现代化建设、科普教育、国防体验、安全教育、生态文化和成长实践等方面。中小学校要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逐步建立小学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不同层次和多种类型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研学旅行课程由教育部门负责审定,由研学旅行组织实施人员使用,不得面向学生编制发放教材。

(三)规范研学旅行实施方式。要以教育部门和学校为主导,联合基地和研学旅行机构,将研学旅行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安全教育、学科实践教育的重要载体,突出研学旅行育人功能,发挥研学旅行与校内课程不同的育人价值,做到立意高远、目的明确、活动生动、学习有效,避免“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现象。采取游览参观、学习考察、主题探究、亲身体验等方式,融专题研究、访问调查、社会服务、设计制作、同伴互助为一体。

(四)加强研学旅行基地(营地)建设。根据研学旅行育人目标,依托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教育资源和素质教育基地、科普场馆、知名院校、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军营、现代农庄等,建设一批安全适宜、主题鲜明、体验丰富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打造20__历史文化、现代工业、现代科技及生态文化等一批示范性研学旅行精品线路,逐步形成布局合理、互联互通的研学旅行网络,为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提供菜单式服务。

(五)规范研学旅行基地(营地)管理。探索建立研学旅行基地准入标准、退出机制和评价体系。切实做好研学旅行承办机构旅行社或机构和研学基地(营地)的认定和备案,对基地(营地)实行准入制,实施动态管理,并定期评估验收。定期对研学旅行服务承办机构旅行社或机构和研学基地(营地)进行多方位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准入和退出的依据。

(六)加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研学旅行基地(营地)根据开展研学旅行的需要合理配置专业人员,并按照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及育人需要,强化工作人员培训,提升辅导学生学习体验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研学旅行基地(营地)要配备研学导师,研学导师必须具备教育教学、旅行组织、安全应急等专业能力。研学导师的培训与认定工作由教育部门联合相关部门实施。中小学应确定相应的管理人员和教师,专门负责研学旅行工作,提高研学旅行在课程开发、主题确定、组织管理、后勤保障及安全管理方面的专业性。

(七)规范研学旅行组织管理。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要制定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规程,加强学生和教师的研学旅行事前培训和事后考核,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学校要通过家长委员会、致家长的一封信或召开家长会、“人人通”平台等形式告知家长活动意义、时间安排、出行线路、费用收支、注意事项等信息,配备一定比例的学校领导、教师和安全员,负责学生活动管理和安全保障。研学旅行可采取自行开展或委托开展的形式,学校要拟定研学旅行计划,按管理权限提前10天报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审核。

(八)巩固研学旅行主体成果。学校在组织研学旅行时,以启发、引导为主,给学生提供充裕的时间和空间。研学旅行活动结束后,学生将研学的问题和成果进行梳理、提炼,并通过PPT、视频、调查报告、漫画、图表、诗画等方式进行汇报展示。学校可结合校园文化艺术节等项目,举办研学旅行的研究报告会、征文、摄影、绘画比赛等后续活动,巩固研学旅行成果。

(九)建立研学旅行评价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将研学旅行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中,完善管理服务平台,探索研学旅行的科学模式。开展研学旅行实验区和示范校创建工作,认真总结经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培育、挖掘和提炼先进典型经验,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推动研学旅行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充分尊重个性差异、鼓励多元发展的前提下,学校对学生参加研学旅行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逐步纳入学生学分管理体系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五、保障机制

(一)强化组织保障。成立__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协调小组,由市教育部门牵头,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广新局、市食药监局、市卫计委、市旅游委、市金融办、团市委等单位共同参加的__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协调小组(名单附后),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纳入校外教育联席委员会办公室一并管理。各地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协调机制,加大对研学旅行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管理指导,逐步构建的研学旅行实践与理论体系,努力提高整体工作水平。

(二)强化经费保障。根据研学旅行活动基本需求,确定收费项目及标准,探索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经费筹措机制。对义务教育阶段低保户及特困户及特困人员子女和高中阶段建档立卡、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及特困人员的子女实施减免政策。倡导和鼓励爱心单位、爱心人士针对研学旅行开展公益资助。文化、旅游等部门协调景区、景点、场馆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实行门票优惠政策,爱国主义教育场馆(区、点)门票按照规定费用全免,其他场馆(区、点)、基地(营地)门票优惠价格原则上低于社会旅游团队价格和学生门票的价格。

(三)强化安全保障。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建立安全责任体系,积极完善安全防范措施,制订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安全预案和应急预案,加强监管力度,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责任落实、事故处理、责任界定及纠纷处理机制,实施分级备案制度,做好交通、食品、饮水卫生和突发事件应对等工作。要与家长、企业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学生研学旅行安全责任。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督促学校落实安全责任,审核学校报送的活动方案(含保单信息)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投保校方责任险,督促学校做好行前安全教育工作。

(四)强化课程保障。市教育局加强对研学旅行课程建设的指导,对研学旅行课程进行审批,并对基地(营地)课程实施情况进行年度评估。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实施方案 篇4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开展研学旅行有关工作的指示精神,安排部署好我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确保研学旅行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____思想为指导,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__-20__)》、《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教基[20__]__号)》、《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__-20__)》(国办发[20__]__号)、《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等文件为指导,积极践行核心价值观,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落到实处,以实践体验、益智增能为基本理念,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学生成长发展为本,加强学生生活体验和实践,助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二、工作目标

通过研学旅行,使广大中小学生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感受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从而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独立做事,增强合作意识,促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2—3年,全市开发出一批育人效果突出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建设一批具有良好示范作用的研学旅行基地,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研学旅行精品线路,建立健全研学旅行工作机制,形成中小学生广泛参与、活动品质持续提升、组织管理规范有序的研学旅行体系。

三、基本原则

1、安全性原则。研学旅行要坚持安全第一,健全安全保障机制,明确安全保障责任。实施分级备案制度,探索制定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规程。成立研学旅行安全领导小组,落实安全保障措施,细化研学旅行开展方案和流程,做到安全到位、责任到人。

2、教育性原则。研学旅行要结合学生身心特点,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注重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

3、体验性原则。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人为本,以学生活动为主,突出体验实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利用校外资源体现教育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广泛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变知识性的课堂教学为发展性的实践体验教学。

4、校本性原则:根据学校校情、生情和课程延伸需要,提出合理计划,确定鲜明主题,设计科学路线,精心策划研学旅行活动,注重突出研学旅行的专业性、知识性和趣味性。

四、任务要求

1、纳入教学计划。各县(市)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课程统筹考虑。以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确保小学4年级以上,初中、高中非毕业班每学年至少安排一次研学旅行活动,必须杜绝“只旅不学”和“只学不旅”现象。原则上,小学以2-3天、初中3-4天、高中4-5天为主。省外一次不超过7天,不少于3天;境外不超过15天,不少于7天。研学旅行时间,可以在学期中间安排,也可以在寒暑假安排,国家法定节日不得安排。

2、建设基地(营地)。各地要遴选、公布当地研学旅行基地(营地),建设一批以自然资源、红色资源、人文资源、科技资源、企事业单位资源和综合实践基地为主的研学旅行基地。打造一批示范性研学旅行精品主题线路,形成由点成线、布局合理、互联互通的研学旅行网络。

3、开发活动课程。各学校可以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自身培养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发科普类(博物馆、科技馆、主题展览、动物园、植物园、历史文化遗产、工业项目、科研场所等)、自然类(山川、江、湖、海、草原、沙漠等)、体验类(农庄、实践基地、夏令营营地或团队拓展基地等)、励志类(红色教育基地、大学校园、国防教育基地、军营等)、文化类(主题公园、演艺影视城等)、竞技类(徒步、挑战、露营、拓展、生存与自救训练等)等类型的活动课程。

4、建立评价机制。评价是课程实施有效性的基本保障,重视活动结束后的评价研究,才能形成活动改进的可行性报告,为研学旅行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各地各校要将研学旅行纳入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建立完善的评价办法,将学生参加研学旅行活动结果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

5、规范组织管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要探索制定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规程,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学校可自行开展或委托有资质、信誉好的机构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明确安全责任,并要提前拟定活动计划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备案,提前告知学生家长开展研学旅行相关事宜,加强参与师生的事前培训和事后考核。学校自行开展活动时,要配备一定比例的干部、教师、安全员和家长志愿者,负责学生活动管理和安全保障。

6、加强宣传引导。各地要指导中小学广泛开展研学旅行工作,充分培育、挖掘和提炼先进典型经验,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积极创新宣传内容和形式,制作研学旅行产品手册和宣传册,向社会和家长广泛宣传研学旅行的重要意义,向学生宣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重大作用,为研学旅行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五、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__年__月—__月。印发《__市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实施方案》。各县(市)区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全面启动研学旅行试点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20__年__月—20__年__月。每区县规划1—2个研学旅行实验区,每个实验区选择1-2所学校开展试点工作,市级直属学校也可纳入试点学校范围。各实验区和试点学校制定研学旅行的工作计划和主题活动方案,精心规划研学旅行课程,建立完善评价机制。

(三)总结推广阶段:20__年__月。总结研学旅行工作取得的成果,适时组织召开总结交流会,推广成功经验,并建立长效机制。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实施方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____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基一〔20__〕__号)等文件精神,深入挖掘辖区内基地资源,跟随二十四节气,让劳动研学综合实践活动承载起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类非物质文化、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育人功能。

二、工作目标

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物候变化,在关注自然现象、探索自然变化、参与农事劳动中培养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能力,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弘扬劳动精神,提升劳动素养。

三、工作措施

大力发展劳动教育,通过挖掘师资潜力,加大劳动研学实践基地的指导,开发特色劳动研学教育课程,推动劳动教育及研学实践向纵深发展。

(一)培育实践项目专业化教师队伍

建立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有效解决劳动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师资短缺的问题。通过聘请高校专业教师团队,通过挖掘广西区域内的民间能工巧匠、非遗传承人,通过招募大学生志愿者以及邀请有技能专长的家长,担任劳动研学基地实践课程兼职教师;通过选聘有技能特长和专业知识的在校教师担任__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教学工作。对辖区内劳动研学基地项目课程进行调研、指导,组织交流研讨、实践教学竞赛等活动,促进基地导师整体队伍专业素养不断提高。

(二)创新实践基地建设

保障学生“劳”有场所、“技”有所施,真正体现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自治区研学实践教育营地的区域影响力。一是加强辖区劳动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指导,落实校企合作协议的实施,使富有特色的劳动研学实践基地能满足辖区中小学劳动研学教育的需求,继续打磨辖区内绿色农耕、红色传统文化、蓝色科技等项目,着力打造绿色农耕“二十四节气”项目课程;二是用好新建的__小学劳动实践基地,结合二十四节气,做好“活态非遗”项目课程的研发,为学生提供更丰富多样的探究与实践场域。

(三)丰富劳动育人机制

学生校外劳动研学实践中践行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理念,发挥育人合力,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同育人机制,进一步拓宽劳动研学教育实施途径。一是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结合二十四节气民俗,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劳动研学实践基地活动,开展农作物加工、采摘、烹饪、手工、非遗技艺等培训和实践锻炼,让学生接受更专业的劳动技能指导;二是与家庭教育相结合,通过开展基地“民俗节气亲子活动”,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劳动观,鼓励孩子参与劳动实践,主动培养孩子养成劳动习惯、提升劳动技能、形成劳动品格,让学生在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中建立独立自主的人格;三是与学生发展相融合,努力推动学校与社会基地之间的衔接共融,真正把劳动研学实践教育和技能学习、职业规划、素养提升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四、工作安排

项目内容

1、推动劳动研学基地与学校联盟建设

第一季度

对已签订协议的7个基地,23所中小学进行调研、指导和挂牌。

第二季度

每月安排一次校企合作联盟现场交流研讨。

第三季度

基地项目跟进与改进提升。

第四季度

基地实践活动竞赛与评比。

项目内容

2、建设劳动研学实践项目专业化教师队伍

第一季度

1、与高校专业教师团队的密切联系与合作;

2、挖掘广西区域内的民间能工巧匠、非遗传承人。

第二季度

1、招募大学生志愿者以及邀请有技能专长的家长担任兼职劳动研学教育辅导员;

2、选聘有技能特长和专业知识的在校教师担任非遗课程兼职教师,尝试使用并培育。

第三季度

对志愿者、家长兼职辅导员团队、兼职教师团队进行阶段性评核与筛选。

第四季度

培育建设专业化专兼结合的劳动研学实践项目兼职辅导员及教师队伍。

项目内容

3、劳动研学基地评审

第一季度

推荐基地参与劳动研学教育实践基地评审。

第二季度

新入选的基地常规工作的调研与指导。

第三季度

新入选的基地课程项目的跟进与提升。

第四季度

新入选的基地参与辖区内基地实践活动竞赛与评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