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名师微课堂心得体会
长长的暑假里,我早就做好了打算,给自己好好充充电,可又不知道从何学起,于是在盲目地看一些东西。当接到培训通知时,心中很高兴,终于又可以得到高人指点了。我们坐在舒适凉爽的报告大厅里,聚精会神地听着专家的讲解,认真地做着笔记,我观望每位老师,都像我一样求知若渴,尽情地享受着这场精神及心灵的盛宴。
上午给我们做报告的是邢台市英华学校王香芝副校长,我被她那“50岁的年龄,40岁的面容,30岁的声音,20岁的激情”深深地吸引。甜美的声音,充满激情与进取之心的干劲,精神焕发的容貌,渊博的知识是王香芝校长真实的写照,我们这些年轻人都自叹不如啊。她的讲解《一线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精辟透彻,让我们受益匪浅。王校长主要从三方面做了介绍,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为什么开展课题研究,具体怎样开展课题研究以及自己课题研究的具体做法。讲授理论的同时,王校长还举例自己的成名之路,告诫比起她更年轻的我们:要从磨练自己扎实的教学功底,不断提升自己师德修养,与时俱进搞研究,敢于创新等方面做起,让自己更加优秀。
下午给我们上课的是邢台市七中李育红副校长。李校长一看就是一位干劲十足,雷厉风行的专家形象。李校长围绕《做一名充满魅力的教师》这个主题,言传身教,向我们阐述了如何成为一名充满魅力的教师,让我们都感到受益颇多。李校长声情并茂地告诉我们:在课
堂上要学会倾听;要随时俯拾身边的课程资源;要做一个有情趣,懂得尊重的老师;做一个大胆取舍的老师;要有好的心态,总是早走一小步;要打造自己个方面的教学能力等。
我觉得这次培训让我收获了很多。两位校长对事业满腔的热情和执着的追求感染着我,让自己如梦初醒,原来30岁的的年龄应该有这样的追求和梦想,应该再难也从不言弃,坚持不懈,而不是满足于现状,停步不前了。于是我下定决心,做一个善思进取的老师。首先从各方面严于律己,追求真才实学。要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让自己成为追求真才实学的榜样。其次,博览群书,做一个勤奋进取,知识渊博的老师,要勇于创新,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自己。用自己的勤奋学习带动学生勤奋努力。第三,做一个善思,谨慎的班主任。 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习成绩一般的,学习差的学困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要多观察学生的变化,了解学生的变化,及时有效地发现学生中的异常现象,做到学生情绪没有爆发之前就给予制止。最后,还要学会倾听学生的诉说,理解和信任学生,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学会和善于倾听他的诉说;当学生成功时,我们也要善于倾听,要满怀激情地与之分享成功的喜悦;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我们更要细心地倾听,听听他是怎样来为自己辩护的。总之,无论什么时候,老师都必须学会倾听。
总之,参加一次培训,心灵便得到一次洗礼,一次净化,一次提升,今后教学路上,两位专家的话会时刻萦绕在耳边,鞭策着我做一个善思进取的老师。
12月2—3日本人和我的同事有幸被学校派往南昌参加由《小学教育研究》杂志社举办的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观摩课活动。本次活动邀请到全国各地名师数人,如北京市特级教师刘德武老师、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郑毓信教授,还有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朱乐平教授,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特级教师贲友林教师等12位。参加活动的几百名老师来自各个省市地区,虽然活动时间安排紧密,但名师们的教学和讲座都非常精彩,给我们来学习的老师带来的精神大餐让我们记忆深刻。
活动开始由刘德武老师带来两节找规律一节是六年级《斐波那契数列》,他在引导学生思考合作学习,采用尝试方法,有步骤、多角度的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中语言风趣幽默,以及丰厚的知识底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还有一节是一年级的《找规律》他根据一年级小朋友的特点从初步认识规律、到找规律、再到用规律最后是感受规律教师的行序渐进收放自如,使学生们更加喜欢数学,并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神奇。郑毓信教授的讲座《立足专业成长,关注基本问题》也是值得我们广大教师是深思。 郑毓信教授在分析了多年课改所存在的“钟摆现象”之后,明确指出,一线教师只有“以不变应万变”,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才能做一个真正的好教师。因此,立足专业成长,关注基本问题,才是教师成长的正确路径。
特别是贲老师讲座《十年反思的力量》主题,贲老师的讲座,言简意洁,幽默风趣,他用自己切身的经历介绍了两个十年的反思历程,就什么叫反思、为何用文字反思、反思写什么、怎么用文字记录四个问题进行了阐述。贲老师是个坚持的人,他认为反思就是反反复复的思考、反思是正过来反过去换个角度思考、反思就是回顾;贲老师也是个执着、平静的人,他期望能在辛苦中寻求工作的快乐,虽然工作辛苦,但不心苦;贲老师还是个充满智慧的人,他认为反思可以写亮点、败笔,还可以是意外;反思可以用最直白的纪实加上自己的思考,也可以是随笔。反思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意识。
一个多小时,一个个精彩真实的案例,让我们感受到反思能给日渐贫瘠的心灵以丰富温暖的慰藉,反思能给平淡无奇的日子以清新亮丽的感动。
一个多小时,我们感受到了反思的力量,也看到了反思对教师职业成长的巨大作用。
通过这次的学习,本人更深切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提高对数学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应用意识,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的科学观的形成。在日常教学中,更新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做一名真正的好数学教师 。
第二篇:名师微课堂心得体会
我有幸参加了观摩活动,我抓住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认真听,详细记,用心去体会……以下是一点点感受,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为期一天的观摩课活动我们一共听取了来自市内各个学校5位教师的课,给我感受最深的是这些参评评老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各有所长,形式多样,有的将知识点用一个故事情节串起来,有的将知道点分散到闯关的要求中,有的将知识点融入到游戏里……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投入学习
新课程实验教材注重了儿童心理学,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对任何事物的兴趣不能具有持久性,注意力易于分散。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从直观形象的情境中去发现新的数学知识与方法,不知不觉地进入数学学习世界。比如刘艳杰老师的《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就创设一个学生非常熟悉的“小沈阳”引入教学内容,这个生动有趣的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认识时分的活动,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中自主地、能动地探索、发现新的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创设情境,依托情境,在情境中让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
二、学习内容生活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热望。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如:学习《找规律》时,吕金颖老师利用超市、商店开业时门口悬挂的彩旗入手,引导学生去找规律,这样使学生对学习不陌生,又不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三、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索、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新教材在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重视了以下活动:
1、重视操作活动。动是儿童的天性,将学生置于"学玩"结合的活动中,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如刘子跃老师执教的《体积和体积单位》一课,学习单位体积的问题时,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让学生说,再让学生用烧杯去量水,用手感知硬币的大小等等,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明白方法,能够感知物体的体积。再如慈老师的《认识平行四边形》中也安排大量的动手操作的时间,让学生在折一折、画一画、摆一摆中认识感知平行四边形的形状。
2、重视游戏活动。爱做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特别是小学生通过游戏能激发学习兴趣,如果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就会产生强烈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学习。如吕金颖老师的《找规律》一课中,就让学生通过小组比赛摆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等活动,让学生从游戏中去体验,去感受规律,从而享有玩中学的乐趣。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让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理解和发展,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学习素材,吸引他们展开学习活动,并从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令我的眼界大开,领略了许多优秀老师的教学风采,为我的课堂教学增加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希望今后类似的活动还能有机会参加,我会将学到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0xx年10月22日与我其他三位老师一起到xx小学参加第六届“北派名师”暨小学全国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对我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我也从观摩课中学到了许多值得学习的收获和体会。
一,教师的语言魅力
从名师与我们平时和孩子的沟通的语言对比中可以知道,他们与孩子对话中无形的拉近距离,能让孩子从乏味的数学中,主动学习起来。贲老师和强老师在与孩子们上课前会亲近的与他们攀谈,不仅从中连接孩子与他们的熟悉感,还深入孩子的心灵深处,了解他们想要什么,懂得了什么,不仅烘托了课堂气氛,同时也激发了学习兴趣,为学生理解内容奠定基础。
二、教学设计
强老师的《圆的认识》,他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实物揭示圆,让学生感受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引导学生借助实物、圆规等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征,并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强老师在设计中先创设一个情节:让学生猜猜手里有什么东西,激发学生好奇心,然后拿着一条线,线下有颗球,告诉学生们“用力甩起来,是什么图形?”这个直观的的教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脑海中有个“表象”。而后画圆的指导应放在如何画出指定的圆,而是准确的画出指定大小的圆则基于学生对圆规画圆原理的掌握,即知道“以针尖为定点,两脚之间的距离为定长(半径)旋转一周的点的集合”。才有助于学生对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圆的主要特征的掌握。再后来当同学们对圆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的时候,以比赛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画圆时两脚距离不能改变而加深印象。设计是这样的:请同学上来比赛画圆,看谁画的又快又好,之后同学们发现一条绳子的距离不会改变,另一条绳子则是用橡皮绳无法固定距离。这样的游戏设计使学生从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到主动发现画圆的技巧将学生置身于发现者,探索者的角色,以画圆为主线贯穿全课,让学生轻松地、本质的认识圆。
三、我的课堂缺少什么
这两位老师的讲堂,让我从观摩课中发现我的课堂还缺少一些实质性的东西,包括要有发现的眼睛,还不够关注学生们课堂的表情,要懂得去伪存真,生成点多,处理课堂突发事件能力,即驾驭课堂能力的培养。以后我要在读懂孩子的心的基础上,上好数学课,才能使学生产生要学数学,学好数学的强烈愿望。
第三篇:名师微课堂心得体会
20xx年10月11日,我有幸参加了xx区小学数学优质课观摩活动,在这半天的时间里,观摩了两位教师的数学课,使我深刻感受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性、艺术性。通过这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下面结合学习,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一、 与学生亲切沟通,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
课前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让学生的身心愉悦,以饱满的热情投入今天的学习,这一点值得我学习。
二、 结合教材知识,创设与生活有关的情境
课上教师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设置了不同的教学情境,比如:教学年月日时,以谜语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面对六年级的学生,老师以问题导入,调动六年级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整体回顾。他们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是我今后所要学习的。
三、 学习方式生活化,密切与生活的联系
两节观摩课都融入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密不可分,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比如:学习《年月日》时,老师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所知道的特别的日子?自己所经历的特殊的日子?说一说自己和父母的生日?这些问题的交流,使学生对学习不再陌生、不再枯燥,更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愿望。
四、 学习方式多样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观摩课中,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不是教师教、学生学,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遇到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交流、讨论去解决,不断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尝试,主动探究问题,教学中还注重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语言的表达,注意培养学生的审题意识,规范学生解答。
五、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两节课的观摩学习中,两位教师都设置不同的问题,然后激发问题的矛盾,让学生不断深度的学习数学知识,比如,为什么1900年不是闰年?引导学生学习数学规定和人为规定。总结数学知识时,更是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比如:学习《年月日》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发现规律。并通过编写口诀、手指操等帮助学生识记数学知识。
通过这次的学习,让我领略到了优秀教师的课堂风采,为我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第四篇:名师微课堂心得体会
我有幸参加了我市在xx路二小举行的小学数学观摩课,感触颇深,受益匪浅。给我感受最深的是这些老师们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各有所长,形势多样。但是他们在课堂教学设计上都有一个共性,紧贴课标,源于生活的题材,基于学生。通过这次观摩课使我感受到要想上一节课需要紧紧围绕以下几方面设计课堂教学:
一 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投入学习
因为小学生注意力易于分散。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孩子们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新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创设情境,依托情境,在情境中让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例如孙老师讲的《三角形》这节课,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由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课题,让学生观察,动手再展示自己的成果。
二 学习内容生活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能使学生对数学感到不陌生,让枯燥数学知识变的生动形象易于接受,让孩子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热望。《百分数的认识》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有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探索发现总结得出百分数定义。尤其是最后一个环节设计的比较好,让学生说出今天上课的感受,愉快占百分之几,紧张占百分之几,遗憾占占百分之几。其实这个环节更能体现孩子们是否理解这节课的内容。
三 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索、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他们的课堂都体现了这一点,而且把握的非常好。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令我的眼界大开,领略了许多优秀老师的教学风采,为我的课堂教学增加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希望今后类似的活动还能有机会参加,我会将学到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五篇:名师微课堂心得体会
暑假参加了为中国而教的岗前培训之后,我深刻的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教师,要与时代接轨就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接收新的思想,所以我想抓住机会提升自己,而任何一次听课或参加其它教研活动,都是学习的大好机会,可以取得不少教学经验,也是对自己的一次洗礼,进行反思。在为中国而教的支持下,20xx年11月28、29日,作为一名小学数学专业的师范生,我有幸参加了xxxx教育研究院教学观摩活动组委会举办的“中国教育梦——聚焦高阶思维,追求深度教学”全国小学数学培训观摩活动,非常感谢为中国而教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在这两天的时间里,我不仅收获了专业的数学知识,更提高了我对数学教学的认识,以及对未来的思考。
两天时间里,我聆听了六位全国优秀特级教师xx,xx,xx,xx,xx和xx分别展示的精彩的数学课堂。他们新颖的设计让我可以在课堂中感受到他们的新课标理念,清晰的思路和灵活的教法让我觉得上数学课是一种美的享受,而愉悦的情感和亲切的语言也让学生非常轻松地学习数学知识。在这次活动中,我深深地感觉到:“停下来,走出去,收获很大”。专家的课堂就像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彩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这些特级教师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体会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案例,展现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的讲解,幽默风趣的语言,让人久久难忘,让我深深感受到教学艺术的永无止境,教学创意的无限美。在课堂上,课堂教学环节层层递进,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而且有独到的见解,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影响,柔化了教与学的痕迹。特级教师们能宽容学生的不同意见,并且时时鼓励学生去发现、去思考。我叹服他们的自信,叹服他们的敏锐,叹服他们的知识渊博。听了他们的课,使我对新课程的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与艺术化。下面我就谈谈我从中得到的一些思考。
一、课堂是师生共同完成的,注重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在观摩时,我发现了一个小细节,就是几乎所有的专家在正式上课之前都会花一小段时间与学生谈话,开始我以为他们只是因为想让课堂准时开始,多出来的时间就用来和学生聊聊天,毕竟不是自己的学生,比较生疏的话课堂不好进行。但是我后面慢慢发现原因可能并没有那么简单,和学生的“随便”交流中处处都蕴含着道理,xx老师的开场是让学生说一说屏幕中的三句话哪句最重要,慢慢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看法,为接下来的课堂打下基础,所以在后面的课堂中我看到了许多精彩的想法。xx老师要学生为他取昵称,同学们亲切地称他“梨子哥哥”,后来我看到了他与学生融洽的课堂氛围,而xx老师用自己名字的谐音“哑聋”逗得学生哈哈大笑的同时明白了顾老师课堂中希望学生大胆发言的意图。多么神奇的特效,短时间内的沟通竟为课堂的效果搭好了桥梁。
二、数学课堂应注重思维的培养
在数学课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应该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思考,猜想并发现。几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当学生没有思考出来时好像一点也不着急学生会想不出来,明明知道学生们的笨方法会使答案很慢出现也表现得十分淡定,似乎就是故意让学生去经历一个不断尝试、探索、犯错、优化的过程。也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们要相信学生,要给他们思考的时间,要给他们解释方法的机会,不要用我们的经验去随意评判他们的想法,因为他们的思考就是思维的开始。
三、让教与学真正发生
在此之前,我对公开课的理解都仅仅是认为就是一堂会按理想化模式进行的表演课,有的或许都已经演练了好多次,学生要说什么话都已经规定好了,参与的学生都是成绩很好很聪明的孩子。但是在这次活动中,我看到了教师与学生真正的交流,教师在学生已有的知识上教授数学知识,帮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学有所成,有所提升和思考,原来真正的专家是可以在课堂中做到游刃有余的,智慧的毫无痕迹的让教与学真正发生。
总之,这次活动让我感触颇深,让我见识到了优秀的数学教师是如何教学的,也让我知道了自己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
延伸阅读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去写一篇心得体会吧,写心得体会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心得体会可以采用书信的方式来写。因此在分享小学数学观摩心得前先写好相关的文章是非常重要的。关于好的小学数学观摩心得体会要怎么样去写呢?之家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小学数学名师观摩课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0月17和18日,我参加了在xx举办的国基教育大讲堂《数的认识》教学操作指南研讨会。2天时间由各地优秀数学教师:xxx几位大师展示高水平数学课,使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针对这次活动,谈谈自己的感受。
总体感觉,教师们共同的优点就是:声音有亲和力,甜美,语言精炼,教师无论是教学反思,还是回答当场提出的问题,大多都能很淡定、很全面的给予解释,有条不紊。对课标吃得透,具有很高的数学素养。这都是很值得我学习的。
一、教学收获
1、课件制作精美,动态的较多,更形象、直观的看出是平移还是旋转。鼓励孩子,只要你好好学习,你也可以完成这种任务,引起学生对研究数学的学习的一种责任感。
2、张xx老师的《百分数的认识》这节课:整节课气氛比较活跃,老师情绪高涨,说话幽默,能感染学生,她特别享受教的过程,投入,和孩子们融为一体,让学生很放松,孩子们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3、杨xx老师《生活中的负数》倡导的课前预习、师生互动、自主性学习、讲了如何处理课堂生成与课程目标的关系〈每一环设计目的性要强,充分理解教材、预设要充分、你要放得开、收得拢〉。
4、许xx《认识分数》围绕“先分后数”这一分数实质巧妙的建立起整数、分数以及小数三者之间的联系。把各种数有机的串联起来,打通了各数之间的联系。短短的一节课,抛开了一般教学对分数的浅层的认识。从数,起源于数。出发,有落脚到分数也是用来数的。
5、吴xx老师《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了达成数的概念的建立,理解数的意义,整个过程,她不惜时间,充分让孩子操作,试一试,想一想,折一折,说一说,帮助学生出不见分数的概念,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整节课,学生的学习室快乐的,接纳新知是不知不觉的,概念的建立是学生独立操作获取的,概念意义的裂解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是帮助学生有形象到抽象架起桥梁的工程师。
二、自我反思
听了两天的课,确实收获不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也被他们上课的那种激情所感染,在课中老师要先有情感,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他们不只是授课,更是与学生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以自己的那份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学会反思,学人之长,补已之短;在反思时要上升到理论高度,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反过来深入理解理论,再指导教学。在教学时要学会质疑,在质疑中成长,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12月2-3日本人和我的同事有幸被学校派往xx参加由《小学教育研究》杂志社举办的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观摩课活动。本次活动邀请到全国各地名师数人,如xx市特级教师xx老师、xx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xx教授,还有xx省特级教师xx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xx教授,xx大学附属小学特级教师xx教师等12位。参加活动的几百名老师来自各个省市地区,虽然活动时间安排紧密,但名师们的教学和讲座都非常精彩,给我们来学习的老师带来的精神大餐让我们记忆深刻。
活动开始由xx老师带来两节找规律一节是六年级《斐波那契数列》,他在引导学生思考合作学习,采用尝试方法,有步骤、多角度的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中语言风趣幽默,以及丰厚的知识底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还有一节是一年级的《找规律》他根据一年级小朋友的特点从初步认识规律、到找规律、再到用规律最后是感受规律教师的行序渐进收放自如,使学生们更加喜欢数学,并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神奇。xx教授的讲座《立足专业成长,关注基本问题》也是值得我们广大教师是深思。xx教授在分析了多年课改所存在的“钟摆现象”之后,明确指出,一线教师只有“以不变应万变”,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才能做一个真正的好教师。因此,立足专业成长,关注基本问题,才是教师成长的正确路径。
特别是贲老师讲座《十年反思的力量》主题,贲老师的讲座,言简意洁,幽默风趣,他用自己切身的经历介绍了两个十年的反思历程,就什么叫反思、为何用文字反思、反思写什么、怎么用文字记录四个问题进行了阐述。贲老师是个坚持的人,他认为反思就是反反复复的思考、反思是正过来反过去换个角度思考、反思就是回顾;贲老师也是个执着、平静的人,他期望能在辛苦中寻求工作的快乐,虽然工作辛苦,但不心苦;贲老师还是个充满智慧的人,他认为反思可以写亮点、败笔,还可以是意外;反思可以用最直白的纪实加上自己的思考,也可以是随笔。反思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意识。
一个多小时,一个个精彩真实的案例,让我们感受到反思能给日渐贫瘠的心灵以丰富温暖的慰藉,反思能给平淡无奇的日子以清新亮丽的感动。
一个多小时,我们感受到了反思的力量,也看到了反思对教师职业成长的巨大作用。
通过这次的学习,本人更深切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提高对数学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应用意识,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的科学观的形成。在日常教学中,更新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做一名真正的好数学教师。
暑假参加了为中国而教的岗前培训之后,我深刻的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教师,要与时代接轨就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接收新的思想,所以我想抓住机会提升自己,而任何一次听课或参加其它教研活动,都是学习的大好机会,可以取得不少教学经验,也是对自己的一次洗礼,进行反思。在为中国而教的支持下,20xx年11月28、29日,作为一名小学数学专业的师范生,我有幸参加了xxxx教育研究院教学观摩活动组委会举办的“中国教育梦——聚焦高阶思维,追求深度教学”全国小学数学培训观摩活动,非常感谢为中国而教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在这两天的时间里,我不仅收获了专业的数学知识,更提高了我对数学教学的认识,以及对未来的思考。
两天时间里,我聆听了六位全国优秀特级教师xx,xx,xx,xx,xx和xx分别展示的精彩的数学课堂。他们新颖的设计让我可以在课堂中感受到他们的新课标理念,清晰的思路和灵活的教法让我觉得上数学课是一种美的享受,而愉悦的情感和亲切的语言也让学生非常轻松地学习数学知识。在这次活动中,我深深地感觉到:“停下来,走出去,收获很大”。专家的课堂就像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彩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这些特级教师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体会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案例,展现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的讲解,幽默风趣的语言,让人久久难忘,让我深深感受到教学艺术的永无止境,教学创意的无限美。在课堂上,课堂教学环节层层递进,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而且有独到的见解,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影响,柔化了教与学的痕迹。特级教师们能宽容学生的不同意见,并且时时鼓励学生去发现、去思考。我叹服他们的自信,叹服他们的敏锐,叹服他们的知识渊博。听了他们的课,使我对新课程的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与艺术化。下面我就谈谈我从中得到的一些思考。
一、课堂是师生共同完成的,注重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在观摩时,我发现了一个小细节,就是几乎所有的专家在正式上课之前都会花一小段时间与学生谈话,开始我以为他们只是因为想让课堂准时开始,多出来的时间就用来和学生聊聊天,毕竟不是自己的学生,比较生疏的话课堂不好进行。但是我后面慢慢发现原因可能并没有那么简单,和学生的“随便”交流中处处都蕴含着道理,xx老师的开场是让学生说一说屏幕中的三句话哪句最重要,慢慢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看法,为接下来的课堂打下基础,所以在后面的课堂中我看到了许多精彩的想法。xx老师要学生为他取昵称,同学们亲切地称他“梨子哥哥”,后来我看到了他与学生融洽的课堂氛围,而xx老师用自己名字的谐音“哑聋”逗得学生哈哈大笑的同时明白了顾老师课堂中希望学生大胆发言的意图。多么神奇的特效,短时间内的沟通竟为课堂的效果搭好了桥梁。
二、数学课堂应注重思维的培养
在数学课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应该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思考,猜想并发现。几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当学生没有思考出来时好像一点也不着急学生会想不出来,明明知道学生们的笨方法会使答案很慢出现也表现得十分淡定,似乎就是故意让学生去经历一个不断尝试、探索、犯错、优化的过程。也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们要相信学生,要给他们思考的时间,要给他们解释方法的机会,不要用我们的经验去随意评判他们的想法,因为他们的思考就是思维的开始。
三、让教与学真正发生
在此之前,我对公开课的理解都仅仅是认为就是一堂会按理想化模式进行的表演课,有的或许都已经演练了好多次,学生要说什么话都已经规定好了,参与的学生都是成绩很好很聪明的孩子。但是在这次活动中,我看到了教师与学生真正的交流,教师在学生已有的知识上教授数学知识,帮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学有所成,有所提升和思考,原来真正的专家是可以在课堂中做到游刃有余的,智慧的毫无痕迹的让教与学真正发生。
总之,这次活动让我感触颇深,让我见识到了优秀的数学教师是如何教学的,也让我知道了自己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
当我们有了新的启发时,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心得体会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心得体会可以采用向老师或同学报告的方式来写。因此在分享小学数学观摩心得前先写好相关的文章是十分有必要的。知道怎么写具体的小学数学观摩心得体会内容吗?以下是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观摩课听课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有幸参加了市小学数学优质课观摩活动,15节课中包含了统计、空间与图形、概念、解决问题等课型的教学。可以说,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上好数学课,几位老师给我们做了示范,加上深入细致地剖析、点评,我收获很大,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充分的备课
在这之前,我参加了全县数学提高班培训,本来我不是组长,但自己的表现让大家记住了我,我和几名优秀的学员和李老师一起参加了xx市xx教材教法培训,回来参加了县优质课评选,又有幸参加了县暑假提高班培训,通过市优质课初赛,我有幸得到了去市里讲课的机会,这些机会都得经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和争取,也谢谢李老师和郑老师的赏识。一步一步扎扎实实的走过来,让我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小老师,成长为一名获得县市优质课老师。
二、准确的数学语言和充分的教材分析灵活使用
参加数学教学工作才两三年,我感觉对于教材教法的学习还不是很深入到位。这让我在讲优质课前的摩课中可吃透了苦头。
看到《统计》课题后,首先是教材和学情分析,我翻遍了教研室所有的资料,查遍了网上优秀的课例和教学反思,觉得自己经准备的很充分了,我就把发给李老师看,但李老师说“再看看吧!”这一话让我感到我下的功夫还不够!
周一我又把我的教学设计拿给我们学校的领导看,袁校长说“得要详案!”回到家后我又把课堂实录写了一遍,又拿给袁校长和秦主任看,他们告诉我“数学语言要规范!数学语言要简炼!!每一句话都要去琢磨去推敲!”
一句句话真得很重要!不仅体现上下内容的衔接,而且每一句话都代表一种思想!比如开始上课的第一句就是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六单元统计,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了使统计表中的数据更直观形象我们可以制成统计图”说的是数据的作用还可以制成统计图,“除了用统计表之外,还可以用什么方式形象直观的表示这些信息呢?”体现根据已知数据可以用两种方式表现出来!
三、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
“智慧的火花是在思维碰撞中产生的”,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通过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逐步修正自己的想法,这时学生得到的知识是深刻的。他会有种成功感,愉悦感。学生小组成员间讨论,通过学生的对话进一步加深了对这几种几何形体的认识。
结合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我深深感到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加倍努力,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感谢工作室给我这个机会,参加了历时两天的教学观摩活动。让我不仅收获了专业知识、提高了理论境界,更品味到了一位教师的快乐与满足。
本次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请来了国家级的数学特级教师xx、xx、xx、xx进行展示课并针对授课内容进行了讲座。四位专家带给我们的展示课非常精彩,不仅设计新颖、思路清晰而且理念新颖、教法灵活。不仅为我们充当了授课的样本,更向我们传达了他们的教学理念:核心素养!他们用实际行动向我们阐述着核心素养的含义。专家们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教学经验和感悟分享给我们,深入浅出、幽默风趣。使我对数学教学、对教师职业,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
一、数学课堂应该是帮助学生想明白,而不是讲明白。
牛老师从理解对应关系找到间隔数和树棵树的关系入手,以独特的视角,讲授《植树问题》这节课。通过点段之间的对应关系建构植树问题模型,设计思路新颖。课堂上学生通过推理—猜想—验证充分经历了一次思维之旅。从开始的拘谨到发现乐趣,尝试探索,到收获成功和快乐。他们得到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数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以及学习数学的乐趣。
数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一个人学习数学之后,即便这个人未来从事的工作和数学无关,也会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所以我们的教学过程不能只重视结果,而应该重视过程教育,培养学习智慧。培养学生用数学观察、思考、表达世界的意识和能力。我们都知道,在教学过程中教了不等于学了,学了不等于会了,我们还应知道学会不等于会学。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本质上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以及他人的讨论和反思,逐渐养成的一种思维习惯。我们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不能完全依赖教师的讲授,而要通过问题引领和驱动学生参与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要为学生提供悟的时间和空间,帮助学生想明白,而不是教师去讲明白。牛老师的课为我们做出了一个典范。整堂课他没有去想办法帮学生区分植树问题的三种情况,而是淡话类型,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推理、验证,让学生理解对应关系,从而建立模型。通过练习验证了学生真正理解了植树问题。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让教学真正发生。
xx老师为我们做的培训内容是《核心素养下数学课程的整合与拓展》。他告诉我们何为整合与拓展,如何整合与拓展,并通过《用数对确定位置》这节复习课阐述自己的主张。
时代在发展,作为教师如果不求思变总有一天会像公交车售票员一样被时代淘汰。未来教师要做读懂学生的分析师,要做重组课程的设计师,要做连接世界的策划师。没有未来教师,就没有未来教育。我们要让教学真正发生。当下的孩子绝不是一张白纸,我们在授课前必须做好调查,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否则就是无效教学,就是“空转”。
三、上一堂真课。
xx老师的讲座让我明白,我们应该思考自己的生命价值。一个人的生命价值。思考我们一节课的师生状态,我们和学生的生命价值是否被漠视过?这样的教学意义何在?我们改如何改变,让自己的存在产生意义?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xx老师用一个词语来解读这个问题—表现力。我们和学生都要拥有表现力,把自己的优势变大,做到教师教的开心学生学得开心。我们要注重培养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有目标、有方向、有方法,不能做一个不思进取之人,苟且度日之辈!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让自己更有吸引力,让上课成为诱惑,寻找自己的亮点,发挥我们最大的优势。做一名学生喜欢、懂教育、会教书、会生活的老师,从而使自己享受教育、享受美丽。
四、数学是对思想和方法的基本研究
xx老师的讲座让我清楚:对儿童来讲,数学学习应该是一个不断尝试、探索、犯错、优化的过程。对老师来讲,数学教学需要思考的只有一个问题:如何帮助学生认识数学学习。我们要相信儿童,给他们思考的时间;给他们解释方法的机会。我们不要用自己的经验去评价儿童的能力,他们的笨方法可能是开启思维的起点。
非常感谢校领导让我赴xx参加全国小学数学示范课观摩交流会,本次赛课的老师都是我们小学的一线老师,这与听名师的课有所不同,少了些仰视,多了些真实。30名教师中既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有上任不足半年的年轻教师。她们能站在这儿上课,就是非常优秀的。这样的课堂不仅是对教师基本功素质的考验,还是对教师课堂驾御能力的考验,也是心理素质的考验,与其说坐在下面听课,其实是在欣赏,以敬佩的姿态去聆听,去学习。
我就这次的学习体会如下:
一、上课教师的课前提问、课前小游戏拉近了师生间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上课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课件,使教学变得形象直观,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贴近学生生活,做到学数学用数学。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到生活中。课件整体设计思路好。
三、老师能使用视频展示台对学生作业和作品进行展示,方便、快捷且清晰。
四、上课教师的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课堂评价及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老师的语言富有感染力,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上课教师在教学中有的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明确分工,协调配合,对学习内容进行充分的实践和探究,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或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体现了探索性的教学过程。
六、授课者总能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使学生间的情感产生交融,促成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使学生学得自主、学得主动、学得灵活、学得扎实。新授内容都是通过学生身边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去研究然后自己得出结论。最后把新知变成能力。王老师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你说我说争做动脑筋能手使生生间、师生间的情感产生交融,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七、授课者教态尤其自然,过渡语言很自然,鼓励、评价学生的语言恰如其分,有效的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与积极性。
八、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完善思维。
这次的学习使我看到各教师各自的教学艺术风采,深深地感染了我,鼓舞了我,打动了我的心。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要切实的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课堂就是我们的主战场。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很多,但课堂教学因素占了相当的比例,我们只有理性地认识我们的课堂教学,客观地面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课前的周密准备、课堂求真务实、不断改进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外,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思考与实践。我们遇到的困难也会不少,碰到的问题也会很多,教师要把追求课堂教学艺术的完美与课堂教学的高效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我们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一定会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家都写过心得体会吧,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人是复杂的,尤其是思维,心得也在一直变换。为了更好的分享小学数学观摩心得就需要提前写好一篇心得体会文章。小学数学观摩心得体会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以下是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课堂观摩心得体会小学”,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我有幸参加了我市在xx路二小举行的小学数学观摩课,感触颇深,受益匪浅。给我感受最深的是这些老师们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各有所长,形势多样。但是他们在课堂教学设计上都有一个共性,紧贴课标,源于生活的题材,基于学生。通过这次观摩课使我感受到要想上一节课需要紧紧围绕以下几方面设计课堂教学:
一 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投入学习
因为小学生注意力易于分散。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孩子们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新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创设情境,依托情境,在情境中让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例如孙老师讲的《三角形》这节课,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由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课题,让学生观察,动手再展示自己的成果。
二 学习内容生活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能使学生对数学感到不陌生,让枯燥数学知识变的生动形象易于接受,让孩子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热望。《百分数的认识》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有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探索发现总结得出百分数定义。尤其是最后一个环节设计的比较好,让学生说出今天上课的感受,愉快占百分之几,紧张占百分之几,遗憾占占百分之几。其实这个环节更能体现孩子们是否理解这节课的内容。
三 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索、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他们的课堂都体现了这一点,而且把握的非常好。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令我的眼界大开,领略了许多优秀老师的教学风采,为我的课堂教学增加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希望今后类似的活动还能有机会参加,我会将学到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12月3—4日,xx学院西校区。我有幸参加了“全国名师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观摩会”,通过听专家讲课和学术报告,我受益良多,深刻感受到名师课堂的风采和教学艺术。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xx老师的《乘法分配律》一课和报告《运算律教学的若干思考》。
xx老师现任xx市xx教育集团副校长,身为一个南方人,我明显感觉到他的课和北方老师的课不同之处。他语言幽默风趣,行为举止有些滑稽可笑,和学生零距离的沟通交流,像流水、像微风一样的课,细微之处尽显名师驾驭课堂的功力和教育智慧。由于课前和学生互动费时较多,加之会场状况不佳,xx老师这节课有些超时(用时大约1小时),但是在下课后学生仍然舍不得离开,这就表明了学生乐学、愿意学,而且不感到学习是种负累。刘老师营造的课堂氛围轻松自由,学生在不紧张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地参与到探究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中来。老师在这节课中是一个引领者而不是传教者,其教学环节设计合理、环环相扣、水到渠成,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眼、手、口、脑、身体并用,课堂参与度很高(几乎每个学生都有发言),老师对出错的学生也只是善意的“幽他一默”,学生并不感到尴尬甚至害怕。刘老师能很好地利用教学中的生成,他的课和教学预案并不完全一致,正应了那句话“所有的好课都是生成的课”。
听xx老师做报告也是一种享受,他话语幽默风趣,举止形象生动,在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中向老师们呈现出“教什么”与“怎么教”的重要性。作为一个年轻教师,我深刻体会到要抓准“教什么”有多困难。我任教的是一年级数学,由于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都经历了一定的学前教育,对于一年级的知识或多或少都掌握了一些,这就给教师出了不少难题:对于这些知识,有哪些同学已经完全理解并掌握了?有哪些同学还一知半解?而一知半解的同学,又是哪里知、哪里不解?知多少、不解多少?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何在一堂课中让未会的学生掌握理解,让已会的学生有所提高?……正确处理这些问题,是使课堂有效、优效的前提,也是我今后教学中需要努力的方向。
在这短短的两天时间里,我近距离地接触了名师,聆听名师的示范课,从中我领略到每个名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学习,期待自己有长足的进步。
12月2-3日本人和我的同事有幸被学校派往xx参加由《小学教育研究》杂志社举办的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观摩课活动。本次活动邀请到全国各地名师数人,如xx市特级教师xx老师、xx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xx教授,还有xx省特级教师xx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xx教授,xx大学附属小学特级教师xx教师等12位。参加活动的几百名老师来自各个省市地区,虽然活动时间安排紧密,但名师们的教学和讲座都非常精彩,给我们来学习的老师带来的精神大餐让我们记忆深刻。
活动开始由xx老师带来两节找规律一节是六年级《斐波那契数列》,他在引导学生思考合作学习,采用尝试方法,有步骤、多角度的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中语言风趣幽默,以及丰厚的知识底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还有一节是一年级的《找规律》他根据一年级小朋友的特点从初步认识规律、到找规律、再到用规律最后是感受规律教师的行序渐进收放自如,使学生们更加喜欢数学,并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神奇。xx教授的讲座《立足专业成长,关注基本问题》也是值得我们广大教师是深思。xx教授在分析了多年课改所存在的“钟摆现象”之后,明确指出,一线教师只有“以不变应万变”,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才能做一个真正的好教师。因此,立足专业成长,关注基本问题,才是教师成长的正确路径。
特别是贲老师讲座《十年反思的力量》主题,贲老师的讲座,言简意洁,幽默风趣,他用自己切身的经历介绍了两个十年的反思历程,就什么叫反思、为何用文字反思、反思写什么、怎么用文字记录四个问题进行了阐述。贲老师是个坚持的人,他认为反思就是反反复复的思考、反思是正过来反过去换个角度思考、反思就是回顾;贲老师也是个执着、平静的人,他期望能在辛苦中寻求工作的快乐,虽然工作辛苦,但不心苦;贲老师还是个充满智慧的人,他认为反思可以写亮点、败笔,还可以是意外;反思可以用最直白的纪实加上自己的思考,也可以是随笔。反思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意识。
一个多小时,一个个精彩真实的案例,让我们感受到反思能给日渐贫瘠的心灵以丰富温暖的慰藉,反思能给平淡无奇的日子以清新亮丽的感动。
一个多小时,我们感受到了反思的力量,也看到了反思对教师职业成长的巨大作用。
通过这次的学习,本人更深切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提高对数学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应用意识,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的科学观的形成。在日常教学中,更新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做一名真正的好数学教师。
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家都写过心得体会吧,心得体会是自己的理解,也可以是自身受到的感悟和启发。写心得体会时要将读过的东西,把最受感触、最重要的部分做为中心来写。因此在分享小学数学观摩心得前先写好相关的文章是十分有必要的。怎么才能在写小学数学观摩心得体会时更全面呢?急您所急,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全国小学数学名师课堂教学观摩学习心得”,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感谢工作室给我这个机会,参加了历时两天的教学观摩活动。让我不仅收获了专业知识、提高了理论境界,更品味到了一位教师的快乐与满足。
本次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请来了国家级的数学特级教师xx、xx、xx、xx进行展示课并针对授课内容进行了讲座。四位专家带给我们的展示课非常精彩,不仅设计新颖、思路清晰而且理念新颖、教法灵活。不仅为我们充当了授课的样本,更向我们传达了他们的教学理念:核心素养!他们用实际行动向我们阐述着核心素养的含义。专家们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教学经验和感悟分享给我们,深入浅出、幽默风趣。使我对数学教学、对教师职业,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
一、数学课堂应该是帮助学生想明白,而不是讲明白。
牛老师从理解对应关系找到间隔数和树棵树的关系入手,以独特的视角,讲授《植树问题》这节课。通过点段之间的对应关系建构植树问题模型,设计思路新颖。课堂上学生通过推理—猜想—验证充分经历了一次思维之旅。从开始的拘谨到发现乐趣,尝试探索,到收获成功和快乐。他们得到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数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以及学习数学的乐趣。
数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一个人学习数学之后,即便这个人未来从事的工作和数学无关,也会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所以我们的教学过程不能只重视结果,而应该重视过程教育,培养学习智慧。培养学生用数学观察、思考、表达世界的意识和能力。我们都知道,在教学过程中教了不等于学了,学了不等于会了,我们还应知道学会不等于会学。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本质上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以及他人的讨论和反思,逐渐养成的一种思维习惯。我们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不能完全依赖教师的讲授,而要通过问题引领和驱动学生参与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要为学生提供悟的时间和空间,帮助学生想明白,而不是教师去讲明白。牛老师的课为我们做出了一个典范。整堂课他没有去想办法帮学生区分植树问题的三种情况,而是淡话类型,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推理、验证,让学生理解对应关系,从而建立模型。通过练习验证了学生真正理解了植树问题。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让教学真正发生。
xx老师为我们做的培训内容是《核心素养下数学课程的整合与拓展》。他告诉我们何为整合与拓展,如何整合与拓展,并通过《用数对确定位置》这节复习课阐述自己的主张。
时代在发展,作为教师如果不求思变总有一天会像公交车售票员一样被时代淘汰。未来教师要做读懂学生的分析师,要做重组课程的设计师,要做连接世界的策划师。没有未来教师,就没有未来教育。我们要让教学真正发生。当下的孩子绝不是一张白纸,我们在授课前必须做好调查,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否则就是无效教学,就是“空转”。
三、上一堂真课。
xx老师的讲座让我明白,我们应该思考自己的生命价值。一个人的生命价值。思考我们一节课的师生状态,我们和学生的生命价值是否被漠视过?这样的教学意义何在?我们改如何改变,让自己的存在产生意义?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xx老师用一个词语来解读这个问题—表现力。我们和学生都要拥有表现力,把自己的优势变大,做到教师教的开心学生学得开心。我们要注重培养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有目标、有方向、有方法,不能做一个不思进取之人,苟且度日之辈!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让自己更有吸引力,让上课成为诱惑,寻找自己的亮点,发挥我们最大的优势。做一名学生喜欢、懂教育、会教书、会生活的老师,从而使自己享受教育、享受美丽。
四、数学是对思想和方法的基本研究
xx老师的讲座让我清楚:对儿童来讲,数学学习应该是一个不断尝试、探索、犯错、优化的过程。对老师来讲,数学教学需要思考的只有一个问题:如何帮助学生认识数学学习。我们要相信儿童,给他们思考的时间;给他们解释方法的机会。我们不要用自己的经验去评价儿童的能力,他们的笨方法可能是开启思维的起点。
20xx年9月14日,我有幸参加了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精品课观摩会,在这短短一天的时间里,观摩了来自全国不同地方的六位优秀数学教师的观摩课,及来自xx市教研员的精彩点评,让我领略到了各位出类拔萃的数学教师的教学风采,让我切实感受到了他们的扎实的教学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这次听课,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结合实际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xxxx小学教师xx的课堂中,经历《找规律》的发现与应用的过程,进而,让学生在面对新的现象或者命题时,能主动的运用相关的策略有效的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整个创设学习情境的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的、开放的去探寻盆花的摆放、四季的轮回、彩旗的悬挂……的规律,体现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并在具体的情境中逐步优化解题策略。规律总是有章可循,但规律又总不是能一眼望穿的.。有时还藏着很多既变的因素。要想真正掌握规律,除了洞察力要强,还要有极高的悟性。成老师的这堂课通过认真的分析,细致的讲解,多种形式的反复操练,启发诱导等,让学生初步掌握了规律的由来,这正如上课,说起来课堂是应该有着既定的教学模式的,这也便可以理解成规律了;但模式通常又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也正如同规律的可塑性了。数学的规律,尚且还可探得一二;而人生这个大舞台的规律,确是没有人可以真正地求得答案的。
二、以学生为主体
这堂课是由来自xxxx小学的xx老师带来的--《神奇的莫比乌斯圈》。这是一节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有缘可循的,也就是说在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实践的能力上的综合运用,而神奇的莫比乌斯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数学视野的好题材。整堂课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一张普通的纸条翻转粘合,居然就从双侧面圈变为了单侧面圈。许老师就是用魔术式的手法把学生带进莫比乌丝圈的奇幻世界。学生在不断的假设、猜想、操作、惊奇中思考着问题,产生着新的疑问。在“猜想-验证-探究”中一次又一次感受着数学的神奇魅力。听课过程中,我们也被许老师感染了,老师们也随着课的延伸和课堂上的图示制作着莫比乌丝圈,和许老师以及班上的学生一样对它的奇妙惊叹不已。这是一节没有结尾的课,是一部悬念剧。它的妙处不但是在教学生一个新的知识,而是在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渴望。许老师还用他的这节课告诉我们这样的信息:新课程、新教学、新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广闻博览,从文化学的角度来进行数学教学,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把握学生的学习心向,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新审视课堂,这样才能设计出令学生喜欢和惊奇的数学活动课,让学生徜徉其中。
三、强化知识应用
来自xx市xx小学的xx老师执教的《秒的认识》,让学生用动作体验1秒;听儿歌体验5秒、10秒;用跳绳、拍皮球,计算等体验60秒。老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而有趣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交流的学习方法,真正体现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展示、在汇报交流中提示1分等于60秒。学生在解决一个一个问题中理解了1分等于60秒这个概念。同时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一秒有多长,能做些什么?5秒,10秒,20秒,到一分钟同时渗透思品教育,指导学生做个珍惜时间的小主人,从而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12月2-3日本人和我的同事有幸被学校派往xx参加由《小学教育研究》杂志社举办的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观摩课活动。本次活动邀请到全国各地名师数人,如xx市特级教师xx老师、xx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xx教授,还有xx省特级教师xx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xx教授,xx大学附属小学特级教师xx教师等12位。参加活动的几百名老师来自各个省市地区,虽然活动时间安排紧密,但名师们的教学和讲座都非常精彩,给我们来学习的老师带来的精神大餐让我们记忆深刻。
活动开始由xx老师带来两节找规律一节是六年级《斐波那契数列》,他在引导学生思考合作学习,采用尝试方法,有步骤、多角度的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中语言风趣幽默,以及丰厚的知识底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还有一节是一年级的《找规律》他根据一年级小朋友的特点从初步认识规律、到找规律、再到用规律最后是感受规律教师的行序渐进收放自如,使学生们更加喜欢数学,并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神奇。xx教授的讲座《立足专业成长,关注基本问题》也是值得我们广大教师是深思。xx教授在分析了多年课改所存在的“钟摆现象”之后,明确指出,一线教师只有“以不变应万变”,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才能做一个真正的好教师。因此,立足专业成长,关注基本问题,才是教师成长的正确路径。
特别是贲老师讲座《十年反思的力量》主题,贲老师的讲座,言简意洁,幽默风趣,他用自己切身的经历介绍了两个十年的反思历程,就什么叫反思、为何用文字反思、反思写什么、怎么用文字记录四个问题进行了阐述。贲老师是个坚持的人,他认为反思就是反反复复的思考、反思是正过来反过去换个角度思考、反思就是回顾;贲老师也是个执着、平静的人,他期望能在辛苦中寻求工作的快乐,虽然工作辛苦,但不心苦;贲老师还是个充满智慧的人,他认为反思可以写亮点、败笔,还可以是意外;反思可以用最直白的纪实加上自己的思考,也可以是随笔。反思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意识。
一个多小时,一个个精彩真实的案例,让我们感受到反思能给日渐贫瘠的心灵以丰富温暖的慰藉,反思能给平淡无奇的日子以清新亮丽的感动。
一个多小时,我们感受到了反思的力量,也看到了反思对教师职业成长的巨大作用。
通过这次的学习,本人更深切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提高对数学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应用意识,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的科学观的形成。在日常教学中,更新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做一名真正的好数学教师。
我有幸参加了市小学数学优质课观摩活动,15节课中包含了统计、空间与图形、概念、解决问题等课型的教学。可以说,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上好数学课,几位老师给我们做了示范,加上深入细致地剖析、点评,我收获很大,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充分的备课
在这之前,我参加了全县数学提高班培训,本来我不是组长,但自己的表现让大家记住了我,我和几名优秀的学员和李老师一起参加了xx市xx教材教法培训,回来参加了县优质课评选,又有幸参加了县暑假提高班培训,通过市优质课初赛,我有幸得到了去市里讲课的机会,这些机会都得经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和争取,也谢谢李老师和郑老师的赏识。一步一步扎扎实实的走过来,让我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小老师,成长为一名获得县市优质课老师。
二、准确的数学语言和充分的教材分析灵活使用
参加数学教学工作才两三年,我感觉对于教材教法的学习还不是很深入到位。这让我在讲优质课前的摩课中可吃透了苦头。
看到《统计》课题后,首先是教材和学情分析,我翻遍了教研室所有的资料,查遍了网上优秀的课例和教学反思,觉得自己经准备的很充分了,我就把教学设计发给李老师看,但李老师说“再看看吧!”这一话让我感到我下的功夫还不够!
周一我又把我的教学设计拿给我们学校的领导看,袁校长说“得要详案!”回到家后我又把课堂实录写了一遍,又拿给袁校长和秦主任看,他们告诉我“数学语言要规范!数学语言要简炼!!每一句话都要去琢磨去推敲!”
一句句话真得很重要!不仅体现上下内容的衔接,而且每一句话都代表一种思想!比如开始上课的第一句就是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六单元统计,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了使统计表中的数据更直观形象我们可以制成统计图”说的是数据的作用还可以制成统计图,“除了用统计表之外,还可以用什么方式形象直观的表示这些信息呢?”体现根据已知数据可以用两种方式表现出来!
三、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
“智慧的火花是在思维碰撞中产生的”,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通过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逐步修正自己的想法,这时学生得到的知识是深刻的。他会有种成功感,愉悦感。学生小组成员间讨论,通过学生的对话进一步加深了对这几种几何形体的认识。
结合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我深深感到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加倍努力,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我有幸参加了我市在xx路二小举行的小学数学观摩课,感触颇深,受益匪浅。给我感受最深的是这些老师们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各有所长,形势多样。但是他们在课堂教学设计上都有一个共性,紧贴课标,源于生活的题材,基于学生。通过这次观摩课使我感受到要想上一节课需要紧紧围绕以下几方面设计课堂教学:
一 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投入学习
因为小学生注意力易于分散。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孩子们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新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创设情境,依托情境,在情境中让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例如孙老师讲的《三角形》这节课,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由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课题,让学生观察,动手再展示自己的成果。
二 学习内容生活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能使学生对数学感到不陌生,让枯燥数学知识变的生动形象易于接受,让孩子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热望。《百分数的认识》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有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探索发现总结得出百分数定义。尤其是最后一个环节设计的比较好,让学生说出今天上课的感受,愉快占百分之几,紧张占百分之几,遗憾占占百分之几。其实这个环节更能体现孩子们是否理解这节课的内容。
三 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索、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他们的课堂都体现了这一点,而且把握的非常好。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令我的眼界大开,领略了许多优秀老师的教学风采,为我的课堂教学增加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希望今后类似的活动还能有机会参加,我会将学到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家都写过心得体会吧,心得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心得体会可以采用向老师或同学报告的方式来写。为了更好的分享小学数学观摩心得就需要提前写好一篇心得体会文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小学数学观摩心得体会内容吗?急您所急,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观摩小学数学课堂心得体会范文”,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有幸参加了市小学数学优质课观摩活动,15节课中包含了统计、空间与图形、概念、解决问题等课型的教学。可以说,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上好数学课,几位老师给我们做了示范,加上深入细致地剖析、点评,我收获很大,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充分的备课
在这之前,我参加了全县数学提高班培训,本来我不是组长,但自己的表现让大家记住了我,我和几名优秀的学员和李老师一起参加了xx市xx教材教法培训,回来参加了县优质课评选,又有幸参加了县暑假提高班培训,通过市优质课初赛,我有幸得到了去市里讲课的机会,这些机会都得经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和争取,也谢谢李老师和郑老师的赏识。一步一步扎扎实实的走过来,让我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小老师,成长为一名获得县市优质课老师。
二、准确的数学语言和充分的教材分析灵活使用
参加数学教学工作才两三年,我感觉对于教材教法的学习还不是很深入到位。这让我在讲优质课前的摩课中可吃透了苦头。
看到《统计》课题后,首先是教材和学情分析,我翻遍了教研室所有的资料,查遍了网上优秀的课例和教学反思,觉得自己经准备的很充分了,我就把教学设计发给李老师看,但李老师说“再看看吧!”这一话让我感到我下的功夫还不够!
周一我又把我的教学设计拿给我们学校的领导看,袁校长说“得要详案!”回到家后我又把课堂实录写了一遍,又拿给袁校长和秦主任看,他们告诉我“数学语言要规范!数学语言要简炼!!每一句话都要去琢磨去推敲!”
一句句话真得很重要!不仅体现上下内容的衔接,而且每一句话都代表一种思想!比如开始上课的第一句就是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六单元统计,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了使统计表中的数据更直观形象我们可以制成统计图”说的是数据的作用还可以制成统计图,“除了用统计表之外,还可以用什么方式形象直观的表示这些信息呢?”体现根据已知数据可以用两种方式表现出来!
三、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
“智慧的火花是在思维碰撞中产生的”,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通过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逐步修正自己的想法,这时学生得到的知识是深刻的。他会有种成功感,愉悦感。学生小组成员间讨论,通过学生的对话进一步加深了对这几种几何形体的认识。
结合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我深深感到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加倍努力,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10月17和18日,我参加了在xx举办的国基教育大讲堂《数的认识》教学操作指南研讨会。2天时间由各地优秀数学教师:xxx几位大师展示高水平数学课,使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针对这次活动,谈谈自己的感受。
总体感觉,教师们共同的优点就是:声音有亲和力,甜美,语言精炼,教师无论是教学反思,还是回答当场提出的问题,大多都能很淡定、很全面的给予解释,有条不紊。对课标吃得透,具有很高的数学素养。这都是很值得我学习的。
一、教学收获
1、课件制作精美,动态的较多,更形象、直观的看出是平移还是旋转。鼓励孩子,只要你好好学习,你也可以完成这种任务,引起学生对研究数学的学习的一种责任感。
2、张xx老师的《百分数的认识》这节课:整节课气氛比较活跃,老师情绪高涨,说话幽默,能感染学生,她特别享受教的过程,投入,和孩子们融为一体,让学生很放松,孩子们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3、杨xx老师《生活中的负数》倡导的课前预习、师生互动、自主性学习、讲了如何处理课堂生成与课程目标的关系〈每一环设计目的性要强,充分理解教材、预设要充分、你要放得开、收得拢〉。
4、许xx《认识分数》围绕“先分后数”这一分数实质巧妙的建立起整数、分数以及小数三者之间的联系。把各种数有机的串联起来,打通了各数之间的联系。短短的一节课,抛开了一般教学对分数的浅层的认识。从数,起源于数。出发,有落脚到分数也是用来数的。
5、吴xx老师《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了达成数的概念的建立,理解数的意义,整个过程,她不惜时间,充分让孩子操作,试一试,想一想,折一折,说一说,帮助学生出不见分数的概念,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整节课,学生的学习室快乐的,接纳新知是不知不觉的,概念的建立是学生独立操作获取的,概念意义的裂解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是帮助学生有形象到抽象架起桥梁的工程师。
二、自我反思
听了两天的课,确实收获不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也被他们上课的那种激情所感染,在课中老师要先有情感,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他们不只是授课,更是与学生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以自己的那份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学会反思,学人之长,补已之短;在反思时要上升到理论高度,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反过来深入理解理论,再指导教学。在教学时要学会质疑,在质疑中成长,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20xx年10月28日到30日,本人有幸到xx市聆听由xx市组织的“xx市第七届小学数学优质课观摩交流会” 。在短短的2天时间里,观摩了十个省区市的11节小学数学优质课。老师们讲的是各具特色,风格不一,且都充分体现了 “创新、自主、探索”的教学思想。无论是在知识点的讲解,语言的组织,教学设计的新颖,还是在启发学生的探究性思考上,都给我一种全新的感觉。
通过参赛选手精彩的表演和专家精彩的答疑和互动给我流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受颇丰,受益匪浅,还有许多地方在我们的平时教学中值得借鉴和学习。在此想和同行一起交流。下面就这几天的听课谈一谈自己的点滴体会吧。
体会之一:新课导入各有千秋。课前教师同学生交流,让学生的身心愉悦,以饱满的热情,亢奋的斗志投入到新学习这一点值得学习。因为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场白为教学任务的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尽管老师们开场白各不相同,但都异彩纷呈,有的老师利用魔术引入,有的老师以比赛引入,还有的老师以欣赏美引入。他们目的都是以缓解学生的紧张感,为学生在课堂上正常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搭好桥、铺好路。
体会之二:注重学生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们的课充分体现了新课标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真正体现出我们教师的角色是“导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路人”。在这些观摩课当中,我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因为每一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师们就让学生自己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去解决,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每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体会之三:奖励、激励,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老师们借助一些小的礼物或者口头奖励,对学生的成绩及时进行鼓励,积极地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如:王吉慧老师上《乘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她很善于表扬学生,很细心,很会捕捉学生亮点进行表扬、激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富有亲和力的语言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多种评价方式都非常值得我学习。
体会之四: 合理的情境创设,让知识易于理解。“创设情境的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感,形成富有情感的行为,并以其自身的行为来感染周围学生的情感与行为,有利于师生情感互动的运行。也就是说,要把数学知识放置到一定的情境之中,让他贴近学生的生活,越是离学生近的就越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尝试着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到生活实践中,使学生能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愿望,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如:学习《7的乘法口诀》时,欧阳竞老师利用了贴进学生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帮助学生背7的乘法口诀。即俗话说:“不管三七二十一”、孙悟空“七七四十九变”和日历表。又如:xx老师用学生经常见到的天气预报主持人播报天气是所站的“位置”来说明“黄金比”的美。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对学习不再感到陌生,不再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体会之五:专家精彩的答疑和互动,让我澄清了一些误区。板书呈现时机及内容;重视课堂多元评价及时诊断学生表现,及时调整矫正;学生活动表现应是主动而富有个性,尤其是学生的思维活动应是深刻而充分;复习课中实践的重要性;采用问题导学形式,层层设计问题组、步步深入,从而勾画出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开动思维、应用知识、分析推理、整合创造、得出结论。而这些优质课授课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通过这次观摩活动,让我看到了很多新鲜事物,对我今后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感谢学校给我这次学习机会,让我学到了先进的教学方法,我将积累这次学习活动的经验,将它们应用于以后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去,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更上一层。
20xx年10月31日---11月3日,我有幸在西双版纳参加了云南省第十届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在在这4天的时间里,观摩了来自各地州19位数学教师的观摩课,并听了专家报告,及有关市地教研员的精彩点评,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通过这次听课,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结合实际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注重与学生沟通,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
课前教师同学生交流,让学生的身心愉悦,以饱满的热情,亢奋的斗志投入新授学习这一点值得学习。每位教师上课前都与学生交流教材以外的话题,比如:你知道老师叫什么,你了解老师多少等话题,以示缓解学生的紧张感,为学生在课堂上正常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搭好桥、铺好路。
二、结合教材,创设有效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
每一位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三、学习方式生活化、艺术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
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愿望。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如:学习《求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是多少》时,有的老师用到了姚明的高度,《行程问题》利用学生喜欢的动画片入手,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对学习不在陌生,不在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四、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放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究、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的教师把学生分成几组,以便于学生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些观摩课当中,我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每一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五、坚定了自己的几个认识。
(1)合理使用教材,大胆选取学生身边的素材充实课堂,能更好的体现数学的生活化。如用从出发地到目的地所经的路线,感知“倒推”策略。
(2)信息窗信息的收集与问题提出的操作策略。以前我就提倡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信息窗收集信息,提出问题。除了科学引导,适时激励外教师要重视板书的作用。要把信息窗中的主信息、主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形成一个完整的传统样的文字应用题模式,引导学时理解图意。这次听课找到了这样的佐证,且效果很好。
(3)题组训练不过时。数学技能的形成要有一定量的训练,通过训练学生才能像背乘法口诀一样达到自动化的效果。本着低起点、密台阶、小坡度、大容量的原则编制系列练习卡,对学生的当堂训练很有帮助,这一点从周玉仁教授的报告中体会到。
(4)探究与渗透的关系怎样更合理?数学课需要探究,但绝不是最原始的经历,这种探究需要教师适时的铺垫引导。如果坎过大,沟过深,教师就要帮学生找一梯子,放一小船,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从而达到成功的彼岸。从外地州老师的讲课中体会较深。
六、产生的几点疑惑。
(1)一节课中解决问题与算理探究孰轻孰重?从实际问题入手分析已知未知的关系引导学生列算式。启发学时搜索知识储备探寻算式的解法,这两者哪一个应该占得时间更长些?我觉得很多以计算为重点的课,“解决问题”设置的素材很多都不理想,冲淡了教学的重点。
(2)几节课对学生的评价较少,激励的语言较少。相比较我更欣赏北京华应龙上课时的感觉。他的一节课,可能造就一个杰出人才。比如学习信心的鼓励,学习方法的鼓励让人终生受益。
(3)训练量都较少,不利于学生形成技能。我感觉在“解决问题”的红点讲完以后完全可以分层练习,如编制信息收集题组,信息整理题组,选择策略题组,提出问题题组。最后一道综合题。一句话种子分类练习。
各专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算术应用题的解决策略,可谓高屋建瓴,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令我大开眼界,领略了优秀老师的课堂教学风采和专家的精彩报告,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大量的宝贵经验。
第六篇:名师微课堂心得体会
在前两天下午,我们学校组织数学老师到xx小学进行数学课观摩学习,附带听课的活动,在这样的学习中,对于数学方面的教学我有了不同的感受,不像是之前我在课堂上死板的教学,而是一种更加有活力的课堂,让我感受到教师对于教学的经验,和对课堂的掌控力,以及对于学生的了解。
我之前的数学教学就是按照我的备课流程来,根据我的上课方式来,也不去管学生的课堂感受如何,只顾着将书本上的内容灌输到他们的脑子里就行。但是这样的方式对学生的思考有很大的坏处,也很打击对学习的积极性,这次的观摩学习让我感受到教学原来还有这样的方式,我们作为教师还需要借鉴不同的方法,让学生更加容易的吸收新知识,更加有创新思维去解决难题才行。
在我看来学习数学就要忍受住枯燥,找到学习的乐趣,但是不是每一个学生对学习就是感兴趣的,他们对于新鲜活泼的事物更加感兴趣,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也应该创造出适合他们学习的环境,让学生了解和喜欢上数学。
数学到底应该怎么学,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现在小学生学习的数学是最简单的内容,学生正是培养兴趣的时候,枯燥的背诵和强行的说教当然不讨人喜欢,更重要是要活学活用。这样子创造不同的情境,使用生动的语言引起学生的好奇,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参与课堂中的讨论中去,明白学数学的意义,学好数学对我们不仅仅考试时高高的分数,其实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空间,只是我们平时没有在意而已。
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上面要做就是让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是机械的解决问题,而是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什么,这样的创新性思维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同时教材上面的内容讲述完毕之后,可以由浅及深布置要复习的内容,开拓学生的思想深度,同时明白学习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有简单的题目,还有更加难的题目。
通过这次的观摩学习,我找到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也明白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他们才是主体,我们教学的成果还是要看学生学习的内容究竟有多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慢慢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以学生的想法作为重点,制定出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