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心得体会(一)
晚霞染红了天空,我漫步在放学路上。同学们七嘴八舌地交谈着,我却无心交谈。刚刚看完《感动中国20__》年度颁奖典礼,我的心仍在震动着,久久不能平息。片中的十大人物,每一个都使我深有感触,有给一百三十多个孩子当母亲的高淑珍、长使英雄泪满襟的罗阳等。
何玥,一个我从没听说过的小学生,今日却让我的心铭记着她的名字。尽管她已经不在,但她的故事仍然感动着我。
患了脑瘤的何玥从父亲与医生的交谈中得知自己只剩三个月时间。而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知道可以捐献器官时,便不顾一切的提出要捐献器官,然而却几番遭到了家人的拒绝。乡里人都说,人都已经死了,还要在身上动刀子,那该有多痛苦啊!可是何玥再三要求要捐献器官。要知道,何玥的大脑此时已经长满了瘤,那样子一定疼极了。尽管如此,何玥的里仍装着别人。何玥再也撑不住了,终于,她永远的闭上了双眼。何玥的父亲为了完成女儿最大的心愿,狠了狠心,为女儿填写了一张捐献器官的单子。何玥的肾脏成功的捐给两位患有尿毒症的西藏小伙和桂林小伙。何玥不在了吗?不,她的生命仍在延续,此刻的她一定笑得很灿烂。
正值花容时节,你却悄然离去,你似从天而来的小天使,为世界撇下光辉。想一想,何玥,一个与我年龄相仿的小学生,尽管年纪小,可是她的心胸却比天空还要宽广。十大人物中,我最敬佩的是一位女教师,她的事迹同样感人肺腑。作文吧 WWW.zuOwEnBa.Net
张丽莉,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在一次交通意外中失去了双腿。
一天放学,校门口到处是人。有位小同学面目紧张,眼看一辆车就要撞到他了,这时,一位老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把那位小同学推到一旁,自己被压在了车下。
从此,老师落下了残疾,尽管她失去了双腿,却仍坚持教育学生。没错.故事中的老师就是张丽莉。她用双腿换取了一个生命,她是多么的伟大,受人敬仰啊!
十大人物,每个人物都是美丽的。不管他们是已经不在的,还是健在的,我都应该好好地向你们学习。在此,我以一名“少先队员”的身份,向你们鼓掌致敬!
感动心得体会(二)
近日,习总书记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是从广西的贫困山区出来的,我想回去建设家乡,把希望带给更多父老乡亲。一句朴实的话语,透露出的却是准90后女孩黄文秀对青春的无悔选择。兴许,在偌大的体制当中,身为第一书记的她仅仅是为基层默默奉献的路人甲之一,甘于放弃更优厚的待遇,把本属于独自内心深处的乡愁变为为当地群众解忧济困的实招,这是黄文秀最为质朴的初心。
扎根一线撕下女孩文弱的标签,不惧怕入户连吃闭门羹,实地勘察跑项目、做方案,在职责范围内为农户申请产业奖补,看似一桩桩不起眼的小事,却实实在在为老百姓解决了心头的大事,一年驻村期,她用心用情书写下了平凡却伟大的实绩:实现88户418人脱贫,完成屯内1.5公里道路硬化,新建4个蓄水池,安装17盏路灯,集体经济增收6万多元。为实现心中的小目标,黄文秀秉承的是共产党人艰苦奋斗、踏实做事的优良传统,坚持用土办法挨家挨户进行遍访,带领群众学习别村的种植经验发展特色产业,在积跬步中把理论转化为实践,用笃定的意志完成自己的使命。
不镀金只打铁。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没有书生气的黄文秀,用实际行动走到了群众心里,用心帮扶、用情交流、用智突围,在革命老区的她,坚信山沟沟也能有好兆头。拿起书本可以出谋划策,扑下身子可以两腿沾泥,作为一名具备高学历的第一书记,黄文秀从没有高高在上的骄傲感,更没有把一线作为仕途的跳板,而是像体温计一样,实时监测着各个贫困村、贫困户的动态情况,掌握贫困群众的第一手信息,为实施精准扶贫创造了可操作条件。打铁需要铁打的人,在城乡间奔忙,在村屯间穿梭,把脱贫作为奋斗事业的她牵住了百坭村发展的牛鼻子,把常人眼中的艰苦化作干事的热情,坚信只有带领村民们一起冲破交通、产业和教育的屏障,才能真正拔掉穷根子,如今步入百坭村,道路平坦了,用水清洁了,产业兴旺了,晚上也亮堂了……往昔破旧的村貌换了个模样。
知行合一说易行难,黄文秀正是用对扶贫事业的纯粹担起了组织的重托,用点点燃动了村民对过上好日子的期待。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无论在硝烟弥漫的战火年代,还是充满幸福感和获得感的今天,一名共产党员该如何在轻若鸿毛与重如泰山之间作出抉择?从不叫苦的黄文秀,在她的入党里写下了答案: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他人、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做出贡献。
感动心得体会(三)
今年七月,华坪女高将送走它的第十届毕业生。2022年高考,华坪女高118名毕业生一本上线率达到40.67%,本科上线率82.37%,排名丽江市第一。建校至今,已经有1645名大山里的女孩走进大学。
华坪女高佳绩频出之时,张桂梅的身体却每况愈下,她患上了肺气肿、肺纤维化、小脑萎缩等10余种疾病。6年前,因为胳膊疼得抬不起来,张桂梅停止了授课,转而当起学校的后勤。她是校长,也是保安,每天检查水电安全,熄灯与否,拿着小喇叭催促学生上课,顺道赶走路上的蛇。张桂梅没有自己的家,她就住在一间学生宿舍里,日夜守护着校园。
“再坚持一下,”张桂梅说,“我也自己想办法找一些止疼药,先止疼,后面再说。现在也不想去检查身体了,越检查毛病越多。”尽管疾病缠身,张桂梅还是尽量让自己显得精神一点,她坚持对每个学生进行家访,把文化摆脱贫困的理念带进大山。
张桂梅的心思很细腻。前段时间因为疫情,学校只能网络授课。她担心老师一个人在教室讲课会孤独,便坐在教室门口陪着她们。长时间久坐使她疼痛难耐,张桂梅干脆在门外支了张床。教学楼晚上熄灯,只有讲课的这一层才通电,张桂梅躺在光影之外,静静地陪着正在讲课的老师。
十二年里,张桂梅先后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佳最美乡村教师”等荣誉称号,她把全部奖金、捐款和大部分工资共计一百多万元一同捐献给了教育事业。
张桂梅说,当她走进华坪、走进民族中学、走进孤儿院这群孩子当中,本以为一两年之后就会离开,没想到一陷进去就没拔出来。
“不管怎么着,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是多是少,她们后面过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这是对我的安慰。”
感动心得体会(四)
昨天晚上我在电视上观看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晚会,获得“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荣誉的有:身患绝症坚守抗疫一线的“人民英雄”张定宇,为救援群众牺牲在洪水中的消防员陈陆,改变山区女童命运的公益校长张桂梅,创办爱心厨房温暖无数人的万佐成、熊庚香夫妇,战功赫赫的志愿军英雄王海,疫情中志愿服务、守护医护的快递员汪勇,与时间赛跑的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毕生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女学者叶嘉莹,向绝壁要天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当代“愚公”毛相林,不畏艰险丈量祖国山河、六十七年初心不改的国测一大队。我看到他们一个个真实的面孔,一个个鲜活的的故事,我不禁热泪盈眶。
年注定会在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疫情防控时期,全国上下心手相连,守望相助,患难与共,众志成城。是最难忘,最不平凡的一年,深深印在我的脑海。
他们都具有不畏困难,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精神。为做一件事情,为了一份责任,无私忘我,奉献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他们都有坚强的意志力,坚忍不拔的老黄牛精神。他们坚持做到的事情是常人难以做到的。他们心中有大爱,为他人,为集体,为国家。你们做的事,心中的爱,温暖着中国每一个人!我向你们致敬!
我感动国测一大队的不畏困难,不怕牺牲精神。有坚强的意志,耐得住寂寞,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
67年来,国测一大队两下南极,七测珠峰,39次进驻内蒙古荒原,52次深入高原无人区又踏入沙漠腹地,他们用双脚丈量祖国大好河山,用血汗乃至生命测绘出祖国大地壮美蓝图,建设国家经济,守护祖国利益。
我要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在学习中克服畏难情绪,不能遇到难题就退缩。学习一定要仔细认真,不能马马虎虎。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习近平总书记说:“”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
感动心得体会(五)
杨振宁,男,1922年10月1日(护照上为9月22日)生于安徽合肥,物理学家,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荣休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科学院荣誉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2年10月1日,杨振宁生于安徽省合肥县(后来他的出生日期在1945年的出国护照上误写成了1922年9月22日) 。4岁时,母亲开始教杨振宁认字,一年多的时间杨振宁学了3000个字。
1938年,受日本侵华战争影响,全家逃难,经广州、香港、越南河内辗转抵昆明,杨振宁入读昆华中学高中二年级。同年秋天,以高二学历参加统一招生考试,被西南联大录取,先遵父命报化学系,后改物理系。
1942年,杨振宁毕业于昆明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本科论文导师为北京大学吴大猷教授,后考入该校研究院理科研究所物理学部(清华大学物理研究所)读研究生,师从王竹溪教授。
1945年,得到庚子赔款奖学金赴美,就读于芝加哥大学。
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导师是爱德华·泰勒教授。
1949年,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开始同李政道合作。当时的院长奥本海默说,他最喜欢看到的景象,就是杨、李走在普林斯顿草地上;同年,与恩利克·费米合作,提出基本粒子第一个复合模型。
1954年,杨振宁和米尔斯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的理论结构。
1956年,和李政道共同发表论文,推翻了物理学的中心信息之一——宇称守恒基本粒子和它们的镜像的表现是完全相同的。
1957年,与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感动心得体会(六)
感动是一种特别让人期待的感情,因为哪里有感动,哪里就会有勇气,就会有信守,更有情也有爱。
看完了《感动中国》,我的心中五味杂陈。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名排雷战士——杜富国。
在边境扫雷行动中,而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他受了重伤,失去了双手和双眼,而同组战友则被他掩护在身后,只有脸部受了轻微擦伤。
杜富国的伤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人们通过各种形式向他表示慰问。国防部评价说:“杜富国同志面对危险,舍已救人,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
在看到视频中那个曾经拥有明亮如炬的双眸,对镜头扬起快乐的笑脸的男人,如今却被洁白的纱布蒙上了眼睛,两个空荡荡、看上去极其不自然的袖口提醒着我他的遭遇。我的眼睛湿润了。可他在舞台上站着,神采飞扬地回答着主持人的问题,透过那洁白的纱布,我仿佛看到了他自豪坚定的眼神。
舍生忘死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我从杜富国身上看到了这种精神的存在,而这恰恰体现出了人性的光辉。那句“你退后,让我来”,在我的脑海中不断回放,回放,刻下了深深的烙印。想着想着,我不由落泪了,暗暗发誓自己以后一定要成为一个善良勇敢的人,为身边的人带来温暖。
以前的我,无论出了什么事都只知道一味地逃避责任,不懂得奉献,也不理解奉献。而杜富国,却在最危急的关头,选择了保全战友,还说出了那样的话,对自己可能会面临死亡这件事,毫无畏惧。也许在那一刹那,他会想到自己的伴侣,想到自己的父母,但是他最终还是毅然决然地护住了身后的战友,这个决定既是为了战友的安危,也是为了他所热爱的这个国家。
“你退后,让我来!”这短短六个字,铁骨铮铮。一个缺了手臂的军礼,让亿万人为之一振,为之流泪。残存的臂膀演绎了最神奇的誓言,消失的双眸飘扬着最鲜艳的旗帜,用青春书写了永恒。
你听——那嘹亮的军歌,是对英雄的礼赞!